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梅州V生活》關注即可
“我并不希望凌風路變成千篇一律的商業街,我希望老街可以更多形式多展示梅州深厚的歷史文化。”“老街鑲嵌了我們梅州人過去幾十年的生活記憶,不能完全抹去再造一條新街,希望改造后的老街能讓梅州人找到年代的記憶。”“要有不同的業態,讓客人有欲望走進來、停下來,最好能夠坐下來感受。”對于正在陸續裝修開業的凌風路老街,人們有很多的期待。這些期待,將由新一代年輕人書寫成未來。
年輕女孩喜歡在特色門店前打卡。
年輕人帶著寵物狗與朋友一起悠閑享受下午茶。
凌風路是嘉應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商業街道。充滿歲月痕跡的街騎樓,在統一改造之后有了鮮活的顏色。街道兩旁,像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不少有識別度的、帶著青春氣息的店鋪。店鋪的創始人是年輕人,經營者是年輕人,而顧客也大多是年輕人。這些店鋪,在業態、經營形式、品牌CI設計等方面都充滿著青年人的創意。
透過手作店大玻璃窗,可見主理人擺放著綠植與琳瑯商品的創作空間。
小朋友在店員指導下自己動手制作裝飾品。
市民選購特色梅州文旅紀念品。
凌風路一家茶類飲品店的主理人房昌威是本地90后。他認準了老街的發展后勁,在今年6月初,將自己創立的品牌店開在了凌風路。“節假日萬人空巷的老街,讓我看到了商機,”房昌威表示,“進駐老街一個月,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傳統的老行當相比,這家茶飲店在裝潢設計上彰顯當前年輕人喜歡的中古風,茶飲制作更多選擇了鮮萃等體現茶葉本味的方式。“我們希望未來能做更多梅州的茶產品,也呼吁更多梅州本土的優秀品牌進駐老街,一起將老街的商業做出圈。”房昌威直言,店里絕大多數的客戶是年輕人,而年輕人代表著發展與未來。
梅州茶飲品牌茶見山店主理人房昌威(左)和搭檔在工作區忙碌。
與茶飲店一街之隔的,是梅城一家知名的雪花冰室。這家有著4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已幾經換臉,不管是形象還是產品,都在為迎合年輕人喜好而進行改變。范書婷從公公洪唐手中接過了經營的擔子。她說:“老街改造之后,店里的客人比以前更多了。我們雖然是老店,但是創新的壓力也更大了,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在老街繼續開下去。”走進這家開在內巷里的小店,服務熱情如春風拂面。店內的工作人員鐘均櫻,因為一次熱心幫助外地游客手繪古城美食地圖而得到眾多網友的稱贊。此后許多人特地尋來此店,希望阿櫻為他們手繪一張美食地圖。這似乎已成為他們旅途中最想要感受的來自這座城市的善意和溫暖,它比飲食更耐人尋味。
店員阿櫻常耐心地幫游客手繪嘉應古城美食地圖。
阿櫻手繪的美食地圖標明了老街的各類美食。
松口人黎彩蓮把以家鄉特色“火船頭”命名的文創店開到了老街,也期待著讓家鄉長輩“日觀千帆過,夜看萬盞燈”的繁華歲月在梅城得以延續。
土生土長的老街牛雜店也有了更便民的裝潢。姜糖、柚皮、豆干這些本地特產,都有了新的制作工藝和時尚口感,并一一擺上了老街的貨架。
本土與潮流在這里摩肩接踵,老行當與新商業碰撞出火花。有人在這里販賣鄉愁,有人在這里收獲感動。有人在這里回望青春,有人在這里續寫芳華。
傍晚,夕陽將金光傾進老街,把青石板上的人影拉得好長好長。學宮門前老樹蟬鳴,拍照的姑娘笑臉嫣然,百年的風從這里吹過,拂過古老的建筑和年輕人的臉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