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中力量已進入五代機時代,在2025年7月時,幾張照片展示中國已成為全球唯一擁有五型五代機的國家,包含:殲-20基本型,殲-20A,殲-20S,殲-35,殲-35A!無意間拍下的照片,竟然出現全球首個五型五代機同時出現,論型號數量比美國的四型五代機還要多一款。
五型五代機同時出現的背后,為中國航空技術的不斷進步。殲-20戰斗機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在基本型之后,有了改進型殲-20A戰斗機,以及最新的殲-20S戰斗機,現在的信息證明,殲-20S戰斗機已投入使用,這是全球第一款服役的雙座第五代戰斗機,美國都被我們超過了。至今美國都沒有開發五代機雙座型號的計劃,只存在構想中的方案。
美國媒體《軍事觀察》在2025年7月6日的報道中稱,殲-20S不僅僅是戰斗機更是預警機。殲-20S戰斗機主要特點就是采用雙座設計,通常雙座型號為教練機,主要用于培訓新飛行員,但是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已不必非要發展雙座型號,現代雙座型戰斗機已演變為多用途攻擊機,比如:殲-16戰斗機,相較之下,殲-20S戰斗機又有所不同,一款完全不同的雙座型號。
殲-20S戰斗機在2021年10月首次亮相,其設計在原有一名飛行員外,增加一名飛行員,也可以稱為“武器控制員”,可以在復雜任務中實現更大程度的工作分擔。
雙座的設計的好處就是減少飛行員的負擔,殲-20戰斗機的航程本來就大,超過許多西方戰斗機,作戰半徑為F-35戰斗機的兩倍。盡管其自動化程度高,但是飛行時間仍然會相當長,這樣由第二名飛行員分擔工作,可以避免飛行員過度疲勞。但是,這僅僅是表面上的好處。
殲-20S戰斗機一直被為其研發與無人僚機有關,這屬于西方提出的一個新理念,由有人機來操作無人機,有關的技術對中國航空工業早不是什么難題,只是如何運用的問題。如今更重要的是,殲-20S還有其他功能,可以執行電子攻擊任務,也可以作為“空中指揮所”。早在殲-20S戰斗機亮相時,美國軍事專家就預言,它的用途并非教練機,而是作為包含整個部隊的前線作戰平臺,也可以理解成前線預警機。
現代預警機的主要作用有兩項,一是,監視戰場,二是,指揮戰斗。殲-20S戰斗機完全可以擔當這兩個任務,其機體大,雷達天?線尺寸大,性能將非常有觀,再加上光電系統等,其感知能力將相當強大,可以完成監視戰場的要求。在多架殲-20S戰斗機協同時,足以監視整個戰場。俄羅斯在研發米格-31戰斗機時,也有過利用多架米格-31戰斗機代替預警機的構想。其實這就是分布式空中雷達概念,只要整合技術得力,性能不會輸于主流預警機。
至于指揮戰斗,對殲-20S戰斗機也不算什么難事,有一名飛行員可以專職于此事,再加上人工智能技術等進行輔助,這樣就相當于一架小型預警機。
在作戰行動之中,不需要出動大量的殲-20S戰斗機,只是少量出動,就可以配合其他戰機作戰,每一個機群中有一架就可以了,可以作為空中的“戰略預備隊”,相當于一個中樞指揮的角色。進可攻,退可守,還可以指揮協同無人僚機或者其他無人單位一同前出作戰或者執行防御任務。
殲-20S戰斗機可能在未來的機隊中占比不會高,但是作用不小,其未來作戰用途有多種可能性,作為電子戰攻擊機,作為遠程偵察機等,只要有可能,我們就可以實現,本質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需求與理念問題。
本來殲-20戰斗機生產規模就不小,再有了殲-20S戰斗機,只能進一步提高其地位。
中國航空工業不僅研發了殲-20戰斗機,還有殲-35戰斗機,一款多用途型號,不僅有空軍型,還有艦載型,只是沒有垂直起降型,但是已完全可以滿足需求,沒有必要再搞華而不實的垂直起降型號。
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在5代機領域已經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如今正在六代機領域快速前進,正在試飛了兩款六代機。已經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
中國航空工業已取得相當成就,這是幾十年積累的結果,不是什么意外,而是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