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化”三個字,幾乎成為了咱們律師行業一種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
但我真的想說,年創收不過100萬,千萬別輕易踏上專業化的道路。
因為“萬金油”才是你專業化的原始積累。
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的律師。
要知道,非一線城市的法律市場生態,與一線城市截然不同。
這里沒有成群結隊的獨角獸企業等著做IPO,沒有千億級別的并購案需要盡調,更沒有天價的知識產權官司可以讓你一戰成名。
在你還沒有達到年創收100萬的時候,你的客戶是誰?
說真的,就是你身邊的那些人,就是你現在能接觸到的圈層。
是街口開飯店的王老板,是鬧離婚的李大姐,是跟公司里有員工糾紛的發小老板,是開車不小心撞了人的趙師傅……
他們的法律需求,是“散裝的”、“多樣的”、“急迫的”,但預算是“有限的”。
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只能處理股權激勵的專家,而是一個能幫他們解決眼下一切麻煩的“法律家庭醫生”。
先生存,再發展,是這個社會永恒不變的道理。
當你年創收還沒達到100萬,很可能還在為案源困擾的時候,如果有個客戶帶著離婚糾紛的案子找到你,你說:“不好意思,我只做公司法”。
說真的,這無異于作繭自縛。
因為,專業化就是意味著你要“拒絕”。
你要學會拒絕掉所有不屬于你“專業領域”的案源。這是一種極大的奢侈。在你的根據地還未穩固時,每一個被你拒絕的案子,都是你在浪費掉的一份創收機會和一個潛在的轉介紹來源。
先從“萬金油”做起,至少能更大程度保障你擁有一個穩定且持續的現金流,能在律師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先用廣度換取生存空間,這是最樸素的邏輯。
而反過來,可以說,“萬金油”才是通往真正專業化的捷徑,因為它大大降低了你的試錯成本。
當你把你身邊的那群親朋好友的需求充分挖掘透了,真的成為了他們遇到法律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人的時候,你的年創收就很有可能突破百萬了。
因為,如果你做到了這一步,要么說明你的私域好友基數足夠多、客戶池子足夠大,要么證明你的轉化率足夠高。
自然而然的,你達到了這兩個標準,年創收100萬就是非常順理成章地事情了。
我們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元老班成員,安徽錦幗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曉娟律師,就分享說:“我是在自己第一次年創收100萬的時候,覺得自己做律師上道了?!?/strong>
因為在年創收達到100萬前,律師做的,其實都是在修煉自己談案報價、做交付的手感。
而且,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當你年創收達到了100萬,有了足夠挑客戶的底氣和足夠強的案源保障時,專業化就會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了。
在你沒有處理過幾十上百個五花八門的案子之前,你口中的“專業化”往往是憑空想象,是人云亦云。
你聽別人說做知產賺錢,就一頭扎進去,結果發現本地市場需求寥寥。你覺得做金融高大上,結果發現連客戶的門都摸不到。
只有親自下場,在大量的“萬金油”實踐中,接觸了足夠多的樣本,積攢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后,你才會知道:
你最擅長什么?
你最喜歡什么?
你的客戶最需要什么?
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
所以伙伴們,真的別迷信專業化了。
當你的年創收還沒到100萬時,一定要先踏踏實實從自己身邊做起,從萬金油律師做起。
先生存,再發展;先廣博,再精深。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從私域做起,先充分挖掘好自己身邊的案源,我總結了一份《律師朋友圈私域運營寶典》的方法論合集手冊,可以直接購買:
以上的觀點及案例分享,節選自我們第一期北京場的線下分享。
加入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你將擁有這5大權益:
以下是第一期北京場學員對AI驅動私域IP增長營的反饋:
感興趣的律師,可以掃碼聯系芒芒了解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