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 LEE
畢業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融與社會學專業
現任美國紐約百老匯制作人
今天咱們不聊藝術家專訪,來扒扒托尼獎紅毯上那些“中國元素”——你以為只有明星和獎杯?錯!這里藏著戲劇江湖的東方密碼,從教育到產業,從輪椅到云錦,每一個細節都在悄悄改寫百老匯的劇本。
一、輪椅上的戲劇課:當百老匯遇見特殊兒童
在托尼獎的慶功宴上,我逮到了托尼獎中國主席陳萍。她舉著香檳杯,身后的屏幕正播放著北京“蒙臺梭利-托尼獎藝術教育基地”的孩子們排戲的畫面——坐輪椅的小姑娘用嘴咬著指揮棒,自閉癥男孩敲打著特制的發光鼓,每個人臉上都沾著油彩,笑得比舞臺燈還亮。
“無障礙戲劇技術?其實就是把‘包容’拆成了零件?!标惼贾噶酥钙聊?,“你看那個多語言字幕系統,會根據聽障孩子的手語習慣自動切換畫面;這個觸感劇本,讓視障兒童能通過盲文和震動感知劇情——百老匯早就證明,戲劇不是少數人的狂歡,而是所有人的呼吸?!?/p>
托尼獎中國主席陳萍
我問她為什么選擇特殊兒童作為切入點,她突然紅了眼眶:“三年前在紐約,我看到一個坐輪椅的女孩在音樂劇《冰雪奇緣》現場手舞足蹈,她媽媽告訴我,這是孩子第一次‘聽懂’戲劇——從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該把什么帶回中國。不是華麗的舞臺布景,而是‘戲劇屬于每個人’的信念。”
二、亦莊十年:從“托尼獎落戶”到“華語劇出?!?/strong>
聊到產業破冰,就不得不提2016年那個“大膽預言”。托尼獎首席執行官王志偉當年在亦莊種下的種子,如今真的發芽了——《也許美好結局》中文版女主角湛嘉麗穿著改良版韓服,在后臺跟我分享她的“托尼獎觀察”:“韓國團隊把機器人愛情故事做成了音樂劇,咱們的《牡丹亭》為什么不能?杜麗娘的情夢穿越生死,比任何科幻都浪漫,關鍵是怎么讓老外‘聞得到東方香,聽得懂心跳聲’?!?/p>
她掏出手機給我看一段彩排視頻:當“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的唱段響起,背景投影不是水墨山水,而是用AI生成的流動花瓣,每片花瓣上都有英文臺詞閃爍?!斑@叫‘文化轉碼’,”她眨眨眼,“就像把龍井泡進威士忌,初嘗是沖擊,細品有回甘?!?/p>
三、云錦禮服的“無聲宣言”:蔣倩如的紅毯哲學
在紅毯拐角,我終于追上了蔣倩如——那個穿著云錦禮服驚艷全場的中國姑娘。她的裙擺還沾著紐約的夜風,上面繡的不是傳統牡丹,而是抽象化的“陰陽魚”圖案,在燈光下泛著珍珠母貝的光澤。
“為什么選云錦?因為它曾是皇室專供,現在卻能穿在普通人身上——就像戲劇,不該被束之高閣。”她輕輕撫過裙角的流蘇,“你看這流蘇,用的是蘇州緙絲技法,但編法是現代的魚骨辮——老師傅們看了直搖頭,說‘壞了規矩’,但我覺得,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p>
說到東方美學覺醒,她忽然湊近鏡頭:“去年在后臺,一個百老匯制作人問我‘云錦和刺繡有什么區別’,我當場脫了外套讓他摸布料——云錦的厚重像歷史,刺繡的細膩像心跳?,F在他把這段‘觸感教學’放進了新劇《絲路》,主角的披風就是用云錦做的,每次轉身都能聽見‘嘩嘩’的響,像極了大漠的風聲。”
蔣倩如托尼獎紅毯
四、行業冷思考:當“中國元素”變成“中國敘事”
在托尼獎官方商店,我看到了印有京劇臉譜的T恤和花木蘭玩偶,卻沒找到任何華語原創劇目的周邊。陳萍對此倒是很清醒:“這就像中餐外賣總被貼上‘左宗棠雞’的標簽,但真正的滿漢全席還沒上桌。我們缺的不是‘元素供應商’,而是能把《山海經》變成音樂劇、讓《西游記》蹦迪的‘文化翻譯官’。”
她指著遠處正在和華裔舞者交流的保羅·塔澤威爾:“你看那個服裝設計大師,他把苗族蠟染縫進朋克裙,卻沒人說‘這不倫不類’——因為他懂東方美學的‘魂’。咱們的創作者該學學這種‘叛逆挪用’,比如用電子音效給《三岔口》的摸黑打斗伴奏,讓老外跟著鼓點猜‘下一步該往哪兒摸’。”
五、紅毯外的“東方快車”:從教育到產業的閉環
“你看,戲劇的破圈從來不是靠紅毯上的閃光燈,”陳萍遞來一杯茶,茶葉在紙杯里浮沉,“是這些孩子敲出的節奏,是云錦禮服上的一針一線,是《牡丹亭》唱段里的AI花瓣——當百老匯的制作人開始用‘中國思維’想故事,咱們的戲就真的‘走出去’了?!?/p>
遠處,蔣倩如的云錦禮服在暮色中泛著微光,像一片飄落在西方舞臺的東方云錦。忽然想起王志偉十年前的預言,或許華語劇登陸百老匯的那一天,不是靠復制別人的成功,而是讓他們看到:東方的“戲以載道”,從來不是陳舊的腔調,而是能與世界共振的心跳。
作者簡介:
李神琦(Rex Lee)是一位華裔美國演員、獲獎劇作家與百老匯制作人,常駐紐約市。他本科畢業于芝加哥大學,主修歷史與政治學,并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獲得金融與社會學碩士學位。
李神琦擁有橫跨藝術、金融與公共事務領域的廣泛經驗,曾于國際頂級藝術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任職,并在華盛頓特區擔任企業說客,代表多家跨國公司進行政策游說。
他的表演生涯始于入圍全美極具聲望的 Jerry Herman Awards,這一經歷點燃了他對舞臺藝術的熱情。其后,李神琦成為當年唯一入選的華裔男演員,受邀加入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Company of Great Britain),并展開國際巡演。他也曾參演美國國家級廣告、影展短片,以及倫敦 Off-West End 的專業劇場演出,并受保加利亞文化部邀請,赴索菲亞國家劇院登臺演出,展現其多語文化的舞臺魅力。
舞臺之外,李神琦在學術領域同樣表現出色。他曾在全美歷史競賽(National History Bowl)及美國地理奧林匹克(U.S. Geography Olympiad)中取得佳績,并入選美國國家隊。他對全球事務、文化歷史與地緣政治的深厚理解,持續為其劇作與表演注入思想深度與跨文化的敘事視角。
作為百老匯制作人,李神琦致力于搭建中美戲劇之間的橋梁——將美國戲劇引入中國,也讓中國作品登上紐約舞臺。他堅信戲劇能夠穿越語言與國界,成為文化交流的窗口與心靈的共鳴。他的作品關注移民經驗、身份認同與文化錯位,通過藝術不斷重塑“歸屬”的意義,推動亞洲敘事在全球劇場中的傳播與再想象。
內容說明:文中圖片皆來源于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