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特朗普第一份對12國的所謂關稅通知信函的發出,預示著這一輪關稅戰逐漸接近尾聲。
誰贏了?誰輸了?
那些率先投降的國家贏了嗎?起碼表面上看起來是占了其他國家便宜,但實際上可能要付出更多地緣代價。
那么美國贏了嗎?
美國政府和金融資本是實實在在的大贏家,但美國消費者卻是輸家。
美國政府通過全球加稅,每個月增收數百億美元,可謂數錢數得眉開眼笑。
但美國不愿意繼續承擔全球消費市場的責任,無形中正在瓦解石油美元的基礎。
那么,特朗普最想收割的中國是最大輸家嗎?
☆ 看起來中國商品未來出口會付出更大的成本,但實際情況有可能也會出乎你的意料。
事實上,在美國關稅戰開始之后,有兩個現象被人忽視,但卻極大可能是事情的真相。
一個是中國政府開始提倡“反內卷”。內卷是什么?就是卷成本,這就導致了中國商品具備了極大競爭力,但反過來也傷害了中國制造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如今,借助關稅戰外部壓力,解決這種依靠內卷來擴大出口的矛盾恰如其時。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中國商品價格正在緩慢提升,高科技產品提升幅度最大,傳統工業品也在逐步提升。這是什么意思呢?
☆ 那就是未來的世界享受中國商品帶來的價廉物美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從卷成本到卷科技含量,中國制造為何可以行?
真實答案或許就藏在八年貿易戰和今年的關稅戰里。
實力是什么?
美國掌控著世界話語權,而中國則掌控了世界工業的全產業鏈。
美國利用話語權數錢,中國則利用制造業地位完成真正的工業現代化。
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中美都不是輸家,而是整個世界都輸了!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