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聯合
自治區公安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
自治區商務廳、市場監管廳
出臺
《寧夏回族自治區推進國三及以下中、重型貨車和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更新工作方案》
明確到2025年12月底前
完成中、重型貨車總淘汰的70%
基本完成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任務
2026年完成全部淘汰任務
依據方案,寧夏將推行自愿淘汰與差別化補貼相結合的政策,鼓勵車輛所有人主動將需要報廢的老舊貨車(機械)淘汰更新,且報廢貨車(機械)須交由具備資質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規范處置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國三及以下營運中、重型貨車報廢更新,生態環境部門負責 國三及以下非營運中、重型貨車和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報廢更新。
政策明確了
補貼范圍及條件
國三及以下中、重型貨車和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需滿足登記或生產時間要求,即2013年6月30日及以前登記注冊的汽油和柴油貨車,2010年12月31日及以前登記注冊的燃氣貨車,已開展編碼登記的工業企業2010年9月30日前生產的叉車、挖掘機、裝載機等。
需淘汰貨車不含場內使用的無牌照車輛、專項作業車,不含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實際排放階段以機動車管理部門出具的車輛信息登記表或機動車環保網等查詢結果為準。
新能源車(機械)替代補貼范圍包括純電動、氫燃料電池車(機械)。同時,8類情形不予補貼,包括已達到報廢年限或距離報廢年限不足一年的、連續3個檢驗周期內未取得合格標志的、無法提供報廢拆解證明或出口證明等。
按照政策,國三及以下營運中、重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發放按照交通運輸部門相關要求執行。各地市生態環境部門按照《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2025年)》要求爭取中央大氣資金移動源污染治理項目補貼資金,公布并落實各地國三及以下非營運中、重型貨車和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的具體時間和要求,車主應在各地政策實施期內,向其所在縣(市、區)相關部門提出申請,由當地相關部門按照職責進行審核。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公開”的原則,我區各地要建立透明化補貼機制,設立聯合辦公窗口,提高審核服務效率,并引導重點用車單位老舊貨車(機械)主動淘汰更新,形成示范效應。
為保障政策落地,寧夏進一步強化全鏈條監管。生態環境部門重點抽檢重點行業大宗物料運輸通道、倉儲物流、工業園區等區域的車輛排放,加強對冒黑煙、超標排放貨車及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住建部門做好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現場未編碼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清退工作。交通運輸部門加強中、重型貨車運輸監管,加大對從事非法營運的貨車執法打擊力度。公安交管部門加大對報廢車輛上路行駛查處力度,對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中、重型貨車不予辦理轉入登記業務。商務部門則加強對報廢拆解企業的監管,規范資質企業拆解行為。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編輯:謝丹 監審:鄒煒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