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發一張中國的發電量10萬億度,美國4.3萬億度的圖,這意味著什么?這啥概念?中國發電量占全球快三分之一,相當于美國、日本、印度三個國家加起來!更關鍵的是,這10萬億度電,撐起了中國“世界工廠”的招牌,還讓AI時代的中美競爭,從起點就“不對等”了。
“AI在飛速發展,需要電力產能的支撐,中國的發電量像火箭升空一樣,美國卻止步不前,難道你們還沒有看出問題嗎?”
馬斯克最近在采訪中發出“靈魂拷問”,直言美國的AI發展可能會遇到電力問題,疲軟的發電產能可能會拖累科技產業的發展。
美國許多科技行業的一流企業,都意識到了電力產能的危機。
科技產業發展需要越來越大的數據中心,這也意味著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美國現有的電力系統,還停留在以前的規模。
馬斯克說,AI時代來臨,人類正處于AI規模飛速擴張的時期,而芯片和發電是AI發展將要面臨的兩大瓶頸。
芯片是技術問題,電力則是基礎設施的問題。根據預測,美國電力需求在2025年會增加到42050億千瓦時,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美國電力需求也成倍增長。
對電力能耗限制問題的擔憂不是未雨綢繆,而是當下面臨的挑戰。
美國谷歌的高管就曾警告過,現在谷歌的發展面臨著電力產能危機,現有的電力系統無法滿足谷歌數據中心的運轉。
各大公司對數據中心的需求都在增長,而美國電力能源公司卻在止步不前,甚至忽略電力產能落后的問題。
美國最大的核電站公司稱,電力需求被夸大了,他們甚至擔憂產能過剩,想放緩發展。
馬斯克對美國的電力產能“恨鐵不成鋼”,他拿出一張世界電力報表,中國的電力產能遠超中國,而工業產能跟發電量是掛鉤的。
“中國認識到了本質問題,他們是在為未來幾十年的能源發展做準備。”
在馬斯克的評論下,許多美國網友一針見血指出了真相,中國在能源發展和工業發展上是有戰略眼光的,中國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的。
中國發電產能不是突然崛起的,中國電力能源的發展經過深謀遠慮的布局,除了傳統發電產業,中國積極發展多元化電力能源。
水利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核能發電等立體化發電系統,構成了中國強大的能源產業。電力行業積極進行電力能源轉型,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升級優化電力系統。
多年的艱苦奮斗和埋頭苦干,才有了今天發電量10萬億度的成績,中國將電價打下來,讓中國人民都用上實惠的安心電,保障生活用電需要和工業用電需求。
中國的電力產能優勢,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后盾,有電力支撐,中國工業沒有了后顧之憂,快速發展、轉型升級,讓中國制造成為世界一流。
馬斯克去年就曾發布過一張電力走勢圖,中國電力產能增長曲線上升走勢喜人,而美國卻呈現出平緩的走勢。
中國在悶聲做大事的時候,美國停滯不前,兩方巨大的差距對比令人震驚,馬斯克在評論里回復說,中國的工業產能已經遠超美國。
許多人美國網友說,電力產能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安全風險,這是誰也不可以否認的。
就在7月7號,美國能源部發布報告,警告電力容量不足,坦誠美國的電力系統已經到了該替換的時候。
報告說,美國電力供需正在撕裂一個大口子,現有的電力容量不足,可以預見未來停電問題將頻繁出現。
由于許多發電廠提前退役,新的發電設施卻遲遲沒有推進,電力供應緊張已經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報告也提出了AI發展帶來的數據中心供電壓力問題,數據中心的擴張速度超過了發電產能增長速度。
在人工智能時代,數據中心耗電占比不斷擴大,對于美國電力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馬斯克對這種電力短缺的未來很擔心,他說自己已經在計劃自己建立發電設施,以此來解決公司AI發展遇到的電力產能問題。
而在這方面,中國依然走在前列,中國數據中心自建變電站已經是趨勢,有10座自建變電站投入運營,中國數據中心還在開拓多種電力供應合作方式。
參考資料:馬斯克:中國發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觀察者網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