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檔劇集競爭中,《以法之名》以絕對優勢占據榜首之位。
開播前幾乎零宣傳的《以法之名》,自6月24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與優酷平臺,便開啟了一場數據“狂飆”之旅,首播當日,酷云實時收視率峰值達1.9039%,開播僅20分鐘便登頂全國收視榜首。優酷站內熱度5天破萬,創下暑期檔劇集熱度最快破萬紀錄。
進入7月,該劇熱度持續攀升??嵩茢祿@示:上周全端播放量高達6.10億,集均播放量突破3000萬,蟬聯播放周榜冠軍。央視八套單日收視率最高2.27%,實現十連冠,累計觀眾規模突破6.98億人次。對比同期劇集:
李一桐、劉宇寧《書卷一夢》以4900萬/日播放量居次,但熱度始終未破10000,
楊紫、李現《錦繡芳華》后勁不足,較之前作表現平平。
劉學義、孟子義《桃花映江山》播放量僅2700萬/日,云合評級S級但市占率不足5%。
宋祖兒、張新成《淬火年代》收視可觀,但討論度上不來熱度平穩。
破圈密碼:高能劇情與演技盛宴的化學反應
在古偶劇占據暑期檔60%市場份額的背景下,《以法之名》的破圈絕非偶然,其內容設計精準切中觀眾“爽點”:
題材真空填補:作為首部聚焦"第十一檢察部"的劇集,該劇將鏡頭對準司法系統自查機制,填補了市場空白,滿足了觀眾對現實題材和法治故事的需求,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目光,憑借其新穎的題材,成功打破了暑期檔題材單一的局面,成為觀眾眼中的一股清流。
窒息式案件設計:劇中案件離奇曲折,一個接一個的高能情節讓觀眾應接不暇。檢察官喬振興凍死瀑布卻自曝是“保護傘”;萬海集團庭審中法務總監當庭翻供;張文菁被栽贓三百萬現金;遺體被違規火化、尸檢水樣調包...每一個反轉都讓觀眾意想不到,腎上腺素飆升。這些高能案件不僅展現了檢察偵查工作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更直擊社會現實,引發觀眾對司法公正的深刻思考,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緊張和關注。
演技高光時刻:雖然仍是張譯的舒適區,但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表現,在廁所憋哭戲展現體制內掙扎,被贊“微表情教科書”;董晴法庭20秒爆發戲“誰在栽贓?誰在陷害?”吐字清晰引發全網方言挑戰潮;李光潔將角色表面配合查案背地阻撓的陰陽做派演繹得惟妙惟肖,把權力尋租的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演員們在每一場對手戲中都全力投入,通過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的細微變化,展現出角色之間的復雜情感和矛盾沖突,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演技盛宴。
當《以法之名》以播放量碾壓同期古偶時,它不僅改寫暑期檔格局,更昭示著現實題材的崛起。
市場給出了最誠實的回應:開播14天斬獲12個播放量日冠,集均播放破3000萬——當古偶劇還在爭奪“暑期男友”稱號時,一群平均年齡45歲的戲骨,用司法卷宗砸開了年輕觀眾的心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