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區的教育只講形式,卻不講內容,變成了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這樣的教育到底害了誰?
當權力和資本滲透進學校的時候,學校就成了權力規范的地,也成了資本運作的地方。最終教育被資本運作成產業,不斷賺錢,卻培養不出好的人才。考試仍然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很多學生只是上輔導班,刷題就能考高分,卻并不是國家需要的人才。人才需要有一定的天賦,需要有創新能力,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是憑借刷題刷上分數的學生,并不一定在某些領域有天賦,尤其在科研領域,不一定能研究出什么科學成果,甚至到了大學厭惡學習。很多學生考大學只是為了找到一份工作,不是為了搞科研,而大學培養的人才大多是科研人才。教育只是講形式,尤其要講究考試形式,讓很多學生都參加考試,以分數高低來論輸贏,選拔的都是分數高的學生,卻最終害了學生,因為這樣的學生沒有什么創新能力,也不一定能研究出什么科學成果。考試似乎考察的是智力,但并沒有完全篩選出智力好的學生。尤其是資本進入輔導班領域以后,在社會上開辦了很多輔導班,即便國家三令五申,要禁止開辦文化課輔導班,也仍然有資本投入文化課輔導班,偷著開辦,還和權力系統的官員上下其手,最終賺了學生的錢。學校的老師也偷著開文化課輔導班,卻沒有人來查。檢查的人只是公布了舉報電話,就算是完事了,這樣形式化的教育最終害了學生,讓學生變得非常辛苦,卻不一定能夠成為人才。
資本把教育運作成了產業化的東西,并不容易被取締,權力系統推波助瀾,很容易在資本的運作中分一杯羹。教育需要強調老師的尊嚴,強調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育強調老師要有懲戒權,卻偏偏沒有規定懲戒權的邊界。一些老師懲罰了學生,卻被學生家長誣告,最終教育部門為了面子,讓老師停職,或者給老師記大過,有的甚至開除老師的公職,還要老師賠償。權力系統似乎并沒有保護老師,致使老師成了教育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的人。本來應該強勢,卻在一些家長胡鬧之下,變得弱勢了,而老師這種弱勢地位是法律造成的,也是有關部門的權力造成的。法律維護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或者說維護的是權貴的利益,而對于弱勢地位的老師,卻沒有給予很大的保護。既然不允許老師體罰學生,那就不要規定懲戒權,既然有懲戒權,就應該規定懲戒權的邊界,規定具體措施是什么。但教育向來只重形式,不重內容,規定懲戒權只是為了平息輿論影響,只是為了讓很多家長知道老師可以管教學生,而家長一旦鬧事,認為老師管教適當,老師就要吃不了兜著走。有學生拿水槍滋老師,老師把學生弄到三樓嚇唬一通,家長就不干了,要老師作出賠償。老師不但被記打過,而且做出了賠償,那么這樣的老師還敢管教學生嗎?有老師沒收學生手機,學生就趁老師午睡期間行兇報復,拿刀子刺死了老師,然后逃之夭夭。
當懲戒權遇到現實的困境,教育部門就沒有硬性規定,也沒有明確規定,最終只是糊弄一些幼稚的老師。老師相信懲戒權的存在,要行使懲戒權,就很可能游走在違法的邊緣,真出了事,權力系統并不會庇護,而是丟卒保車。國家規定教育要實行“雙減”政策,卻仍然只重形式。看看中小城鎮的輔導班到處都是,而檢查輔導班的人員卻不作為,就知道所謂的“雙減”政策只是形式,并不是內容。所謂的“雙減”政策,只不過要學生減輕課業負擔,讓很多學生考的分數不高,以便他們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充當資本發展的廉價勞動力而已。考試難度不降反升,題量變大了,說是選拔智力超常的人,其實根本不是,只不過要降低錄取率,讓大多數學生都補充市場勞動力的不足。就好像古代科舉考試一樣,故意降低了錄取率,讓很多書生一輩子考下去,他們也就不會看到社會階級差距而憤憤不平了。教育方面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管是校長還是老師,都跟著政府的一些官員學會了。上面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初一初二的學生每年只考試兩次,就是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似乎完全可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除了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老師可以搞各種練習,把卷子發下去,讓學生限時做,做了以后老師批改,改了以后再講。說是練習,其實是考試,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不會舉報。除此之外,上級要求不能排名,但很多學校早已經排名了,老師知道,學生也知道,就是上級部門不知道。這種狀況就像封建時代的大臣和皇帝一樣,大臣知道具體情況,善于搞各種運作,就是不讓皇帝知道真實的情況。皇帝以為所有的政策都下達下去了,都實現得非常好,實際上只是表面文章,內在的實質并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事情并沒有那么理想,甚至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最終大臣架空了皇帝,民間生態一塌糊涂。當農民們揭竿而起的時候,皇帝還沉浸在天下太平的美夢之中。教育也是如此,總是搞形式,卻不注重內容,尤其是上級頒布教育政策,基本上不能落實到位。就像學校用了兩套課表一樣,上級檢查的時候,課表上的音、體、美以及勞動課都有,檢查人員一走,學校恢復常態,把音、體、美、勞動課全都換成文化課,還要經常搞測驗,卻并不說是考試,如此提高學生分數。
只講形式的教育害了學生和老師,讓很多家長心態不正常。應該摒除這種形式化的教育,講究內容,而且教育官員要長期住在學校,不能總是高高在上,也不能檢查一回就算完事,因為下級會糊弄上級,根本沒有執行國家的教育政策,以至于弄得形式主義泛濫,仍然沒有多少改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