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在我家可是當之無愧的明星食材,那肥瘦相間的紋理,燉煮后入口即化、唇齒留香的滋味,真叫人難以抗拒。但買肉時,總是對著賣肉攤位發愣——有的瘦多肥少,層次分明;有的肥膘厚實,分量壓手。這些五花肉,難道真沒有區別?上次買肉我忍不住問出了心頭盤桓許久的疑惑:"師傅,這五花肉看著不太一樣啊?"
肉販張師傅麻利地切著肉,抬頭爽朗一笑:"嘿,大姐你眼力好!五花肉是分'上五花'和'下五花'的,差別還不小呢!"他指著案板解釋起來:"你看這瘦一點、層次更清楚、肥膘相對薄的,是'下五花',也叫'軟五花'、'腹五花',在豬的肚子那塊兒。它活動多,所以瘦肉比例高,肥瘦相間得那叫一個均勻!"
接著他拿起另一塊:"喏,這塊肥膘明顯厚實多了吧?層次不如剛才那塊清晰,這是'上五花',也叫'硬五花'、'背五花',在靠近脊骨和排骨的位置。豬背上活動少,所以肥肉囤得多些。"
原來如此!張師傅接著道:"買哪種好?那可要看你怎么吃!"他如數家珍:"下五花肥瘦相間均勻,層次漂亮,最適合做講究賣相、講究口感的菜——紅燒肉、梅菜扣肉、回鍋肉、蒸肉,還有烤肉!燉煮之后,那瘦肉不柴,肥肉不膩,入口即化,香得不得了!"
"上五花也不是沒用武之地!"張師傅笑著,"肥肉厚,油脂豐富,特別適合熬豬油,熬出來油渣也香。或者切成薄片炒菜、做肉餡,肥油煸出去,吃著也香。但要拿它做紅燒肉或者扣肉?那可不行,容易膩口,瘦肉部分也容易發柴,吃著口感就差遠了。"
原來如此!這"上五花"與"下五花"雖同屬五花肉,可一個是肚腩的玲瓏身段,一個是脊背的豐腴體態,風味和用途竟如隔山嶺。難怪有時候燉肉總覺得差幾分意思,根子竟在買錯了位置。如今知道了這個門道,我買肉時自然直奔那層次清晰分明的"下五花",心里踏實得很。
燉五花肉片的做法:
1、把漂亮的下五花肉切成稍厚的片(大約0.5厘米厚),冷水下鍋,加幾片姜、一勺料酒,煮開焯燙幾分鐘,撇去浮沫,撈出洗凈瀝干。
2、鍋里放一點點油,加一小把冰糖,小火慢慢炒,看著糖融化、冒泡、顏色變棕紅(棗紅色),立刻小心倒入焯好的肉片,快速翻炒,讓每片肉都裹上這誘人的糖色。
3、加入姜片、蔥段、兩三瓣拍松的蒜、一兩顆八角、一小段桂皮,繼續翻炒,炒出濃郁香味。
4、沿鍋邊淋入適量料酒、生抽,再加一點點老抽調色。倒入足量的熱水(一定要熱水,肉才不柴!),水量要基本沒過肉片。喜歡的話可以加點腐乳汁,風味更特別。
5、大火燒開后轉小火,蓋上鍋蓋,耐心燉上40分鐘到1小時。時間到了,嘗嘗咸淡,適量加鹽調整。 最后轉大火收濃湯汁,讓每片肉都裹上油亮誘人的醬汁,就可以出鍋了!
同一頭豬身上,“上五花”豐腴厚實,“下五花”則清麗勻停,恰如我們性情迥異的家人——各有各的好,卻都在煙火蒸騰的廚房里尋到了自己最熨帖的位置。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