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雪(Ma Xue)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美國所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法案為美國經濟注入短期強心針,為美國政府信用緊急輸血,但本質上是透支未來增長潛力的權宜之計。
《大而美法案》在美國參眾兩院幾經波折后得以通過,凸顯特朗普對共和黨內的鐵腕控制,體現了特朗普經濟政策的優先事項。法案為美國經濟注入短期強心針,為美國政府信用緊急輸血,但本質上是透支未來增長潛力的權宜之計。
為美國經濟注入短期強心針
該法案無疑體現了特朗普政府的經濟優先事項,即對沖部分特朗普貿易和移民政策造成的經濟風險。
其一,是要撬動消費潛力。該法案的熱門條款反映了特朗普總統的競選理念:延長2017年個稅減免措施,降低小費稅和加班費稅,立即生效并具有追溯效力。如此通過定向群體激勵,推動可支配收入躍升,以重塑消費信心和預期。
▲3月4日,消費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的一家塔吉特商店內購物。
其二,是激活企業擴張動力。就硅谷投資者而言,該法案擴大合格小型企業股票(QSBS)的免稅范圍,允許初創企業投資者提前出售更多持股而無需繳納資本利得稅,同時將每家發行人的合格收益上限從1000萬美元提高到1500萬美元,并允許投資者在較短的持股期限內獲得收益。就芯片制造商而言,該法案把在美國建新廠的半導體制造商稅收抵免從25%提高到35%,而項目必須在2026年底前啟動,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生產在美國國內落地生根。就制造業而言,法案規定只要工廠2025年1月19日(特朗普就職典禮前一天)之后開工,并在2031年之前投入使用,企業就可以全額報銷建廠成本。該法案為設備和研發成本提供了更永久、更快速的抵扣。
其三,是刺激傳統能源短期復興。該法案要求重啟阿拉斯加、墨西哥灣及西部多州公共土地和聯邦水域的租賃拍賣,恢復較低特許權使用費率,并增加對碳捕獲及利用其開采更多石油的項目的補貼,允許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抵扣部分鉆井和開發成本。
為美國政府信用緊急輸血
▲美國國債鐘。
該法案通過債務上限提升與財政支出調整,旨在避免爆發系統性風險。法案把美國政府舉債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為政府籌集資金提供空間,避免2025年8月可能出現的債務違約,以穩定美國經濟運行秩序。實際上,該法案是通過政策預期引導,重塑資產價格邏輯。美國股市因企業盈利預期上升而上漲,標普500指數在法案通過后上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法案通過后從4.2%回落至4.0%,短期流動性危機緩解。特朗普稱,“我們會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的增長,把所有損失都彌補回來”。
透支未來增長潛力的權宜之計
雖然該法案通過減稅等超常規財政刺激,有可能在短期內提振消費、擴張投資,但其本質上是透支未來增長潛力的權宜之計。
第一,法案涉及的絕大多數政策都是現行政策的延續。法案延長原定12月31日到期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的條款,但這些延期舉措不會像減稅措施首次實施時那樣改變個人和企業的行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預算模型顯示,與2017年減稅措施到期的情景相比,到2027年,經通脹調整后的GDP將僅增長1%至1.2%。
▲2017年12月,特朗普簽署《減稅與就業法案》。
第二,減稅刺激措施是先期投入,而削減支出帶來的拖累則會在后期顯現。部分減稅措施將在幾年后到期,醫療補助和其他削減支出的措施要到明年中期選舉后才會生效。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計,到2034年底,美國經濟規模將比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到期時萎縮0.3%,這種拖累效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30年后GDP將萎縮4.6%,工資將下降約3.5%。
第三,巨額赤字成為美國政府默認模式。在戰爭或新冠疫情等危機期間,市場或許愿意容忍美國政府的借貸激增,認為這是對經濟急劇放緩的“合理且暫時”的反應,但如今在沒有緊急需要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仍然瘋狂舉債。長期看,這種“飲鴆止渴”的政策路徑,將加劇美國經濟的長期脆弱性和不確定性。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下滑查看)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下滑查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