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剛跟美國簽了貿易協議,轉頭就對中國下狠手,7月6日,一紙高額反傾銷稅直指中國熱軋卷鋼。
越南這波“發難”,看似為補財政窟窿,可真能從中國身上“薅羊毛”嗎,還是說這只是它在中美之間危險的平衡術?
這可不是小動作,熱軋卷鋼可是建筑、汽車、機械行業的命脈,越南制造業離不了它。
中國貨價格公道、質量靠譜,幫越南省了不少成本,可這次加稅,很明顯不是單純的保護市場,
畢竟這稅來得太巧了,前腳剛跟美國簽貿易協議,這后腳就對中國下手,像是在給特朗普“表忠心”。
越南這步棋,玩得有點急,貿易糾紛從來不只是數字游戲,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用類似關稅手段擠壓日本經濟,越南怕是想借這招討好美國。
可熱軋鋼加稅,越南自己的工廠成本得漲多少?建筑、汽車產業怕是要叫苦連天,而且越南制造業多數依賴中國貨,抬高關稅無異于搬石頭砸自己腳,短期收點稅錢,長期產業咋辦?
更別說這稅公布得也蹊蹺,7月6日生效,7月7日才開始宣傳,像是不想讓中國提前反應,從地緣角度看,越南這是在中美間走鋼絲,想靠美國撐腰,又不敢徹底得罪中國。
可現實很骨感,越南這么干,等于拿自己的產業鏈冒險,賭注有點大,越南或許是想用這筆稅錢填財政窟窿,但這招真能救急嗎?還是自找麻煩?
越南跟美國簽的貿易協議,表面是雙贏,實則藏刀,越南商品輸美關稅定在20%,聽著不低,
但還有更狠的,通過越南轉運的第三國貨,比如中國商品,得交40%的懲罰性關稅,這很明顯沖著中國來的。
過去幾年,中國企業把生產線搬到越南,借道出口美國,躲高關稅,這招讓越南出口暴漲,也拉緊了中越產業鏈,
可現在,越南直接配合美國,建了個轉口監測系統,連美國海關都請到港口盯著中國貨。
這操作等于把中國貿易的命脈交給美國掐,越南為了自保,真是下了血本,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超1300億美金,占GDP三分之一,
難怪他們怕美國翻臉,回看歷史,90年代美國用貿易壁壘整垮過不少對手,越南怕被盯上,只好拿中國當籌碼。
可這么干,越南等于自斷一臂,中國貨被堵,越南的加工廠還能順暢跑嗎?越南或許是想靠美國市場喘口氣,但這口氣能喘多久?
美國可沒給啥甜頭,協議里,美國沒掏真金白銀,只讓越南自己想辦法,這朋友靠得住嗎?
越南這步棋,像是被逼無奈,但主動送刀給美國,傷的還是自己,要是中國一翻臉,供應鏈一斷,越南的工廠怕是要直接歇菜,組裝大國夢還能做嗎?
更別提,越南剛在2024年6月加入金磚,特朗普揚言對金磚國家加10%關稅,嚇得越南趕緊向美國表忠心。
東南亞國家常在列強間左右逢源,可越南這回玩得太險,踩中國肩膀討好美國,越南想用中國錢填美國賬,可這窟窿填得完嗎?遲早得自己吃苦頭,
越美協議讓越南敞開大門,美國貨一來,本地企業哪還有活路?財政壓力只會更大,越南還得防著特朗普,他那多變脾氣,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再加碼?
這關稅收得爽,可越南的制造業成本漲了,消費者也得跟著買單,這么看,越南是病急亂投醫,拿中國當提款機,風險卻沒算清楚,
中國可不是好惹的,7月3日,商務部和外交部齊發聲,警告越南別拿中國利益當兒戲,不然反制措施不會手軟。
越南的算盤打得響,可忘了自己多靠中國,電子、塑料、紡織,哪個行業離得了中國供應鏈?一旦中國收緊出口,越南的工廠能撐幾天?組裝大國這帽子,怕是要戴不穩了。
曾經,中國對東南亞從不小氣,投資占越南外資28%,就業、出口全靠中國撐著,可越南呢?一邊拿好處,一邊對美國獻殷勤,
這種“左右逢源”遲早玩砸,越南怕是高估了自己的籌碼,低估了中國的底線,這步棋走得太懸。
美越協議沒給越南啥真金白銀,美國還要求零件本地化,等于逼越南跟中國脫鉤,這脫鉤誰吃虧?越南的工廠沒中國貨,怕是連開工都難,經濟能不崩嗎?
中國態度很明確:合作得互利,你傷我,我絕不坐著挨打,越南想靠美國翻身,可美國靠得住嗎?
歷史證明,跟著美國走的小國,沒幾個有好下場,越南這招“發難”不簡單,表面上是補財政窟窿,實則是向美國遞“投名狀”,犧牲中國利益換取市場。
越南依賴中國供應鏈,卻在中美博弈中選邊站,配合美國封堵中國商品,短期或能緩解經濟壓力,可一旦中國反制,越南產業可能斷鏈,
曾經越南靠中國投資崛起,如今卻“吃飯砸鍋”,風險不小,中國已亮明強硬態度,越南的“平衡術”能否玩轉?這場地緣與經濟的較量,越南怕是要為自己的冒險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