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相花出現在倫敦時裝周;
當“氣血康”走進00后的健康清單;
當百年藥企跨界玩起“國潮文化”……
你可能沒想到,這個123歲、“出身草本”的老字號品牌——云南白藥,依然輕盈活躍在當代年輕人的健康生活中。
2025年,云南白藥延續強勢表現,不斷交出亮眼成績單:繼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大關后,一季度凈利潤穩居中藥行業榜首,收入排名第二,并成為僅有的7家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的中藥企業之一。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云南白藥不僅成為云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且從單一產品發展為龐大的產業族群,實現了從傳統中藥企業向現代化大健康企業的成功轉型;這家123歲的企業正在上演一場令人驚嘆的"逆生長"奇跡。
當中國消費市場從“剛需時代”轉向“理性體驗主義”,當大健康產業因老齡化、品質化需求加速重構,傳統品牌如何在堅守基因與擁抱變革間找到平衡?老字號如何穿越歷史周期,在“做久做長”的命題中持續釋放生命力?
云南白藥給出了中國企業穿越周期的教科書級答案。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長江商學院EMBA17期校友張文學用他的“戰略法寶”證明,真正的長期主義者,從不是被動地"活得久",而是主動地"活出新可能"。當多數企業困于轉型焦慮時,這家企業已將"變革"寫入基因——這或許正是中國企業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最稀缺的"動態護城河"。
作者 | 星辰
來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張文學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長江商學院EMBA17期校友
01
要么進化,要么僵化
過去40多年,中國企業在做大做強方面,堪稱“狂飆突進”,涌現出一大批領軍企業。
比亞迪以186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問鼎全球冠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市占率37%;大疆的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70%……從“跟跑”到“領跑”,中國企業正逆勢崛起。
當中國企業躍遷時,面臨著多重復雜形勢:
● 首先是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無疑加劇了全球經濟風險。
● 其次是改革開放40余年,中國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
● 三是市場需求變了,從西方經濟學的視角看,上一個時代可以被視為剛需時代,典型特征就是“缺”,因為沒有,所以需要,現如今大眾消費逐漸回歸理性,愈加關注健康,對國產品牌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擺在企業面前的下一道難題是:如何從做大做強,走向做久做長,更好地詮釋高質量發展。
對于企業而言,要么進化、要么僵化,必須二者選其一。
所謂進化是與時俱進,在時代的潮流中變革自己,所謂僵化就是作繭自縛,用昨天成功的經驗來指導今天的工作。
在眾多領軍企業中,有一家中華老字號,可謂是傳統企業中“自我革命”的典范,手握“國家科學技術秘密”中藥配方,卻不想只守著祖傳的金山吃老本,而是頂著行業內外的聲音,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變革。
這家企業就是云南白藥。
根據阿里研究院對老字號企業品牌發展指數的研究,在1128家中華老字號里,云南白藥綜合排名第三,但創新力維度排在第一,是中華老字號最具有創新力的代表。
云南白藥肇啟于1902年。
22歲的年輕醫生曲煥章,在滇南的名山大川中遍尋珍稀藥草用于治療外傷,經過十年如一日的試驗,他研制出了對治療刀槍傷和跌打損傷有奇效的“萬應百寶丹”。
123年后,云南白藥不僅是云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且發展勢頭強勁,將單一產品發展為龐大的產業族群,從傳統中藥企業向現代化大健康企業轉型。如今,云南白藥已將“推動百年白藥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醫藥產業集團”作為戰略目標。
從2024年財報來看,云南白藥勢頭強勁,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6%。歸母凈利潤47.49億元,同比增長16.02%;扣非歸母凈利潤45.23億元,同比增長20.18%,創歷史新高。
2025年一季度,云南白藥凈利潤穩居中藥行業第一,收入穩居中藥行業營收榜第二位,并成為僅7家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的企業之一。從縱向來看,云南白藥2025年一季度的收入、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近期持續提升的業績及經營質效再次印證了百年白藥的成長動力和高質量發展走向。而相較于業績,更重要的是信心,云南白藥市值近千億,2024年全年分紅42.79億元,把90.09%的歸母凈利潤回饋股東。
這不是第一次分紅,自上市以來,云南白藥在32年持續盈利的基礎上,已連續32年向股東派發現金紅利或送股,這種能力和堅持在資本市場中極為罕見。
云南白藥的案例是一個傳統中藥企業準確把握自身稟賦,順應時代及行業趨勢,將傳統中藥融入現代生活的轉型范本,也是一家百年老字號穿越歷史周期,不斷煥發活力的經典案例。
從本質上來說,這更是一家企業不斷變革、激發生命力,在時代潮流下尋找自身價值和意義的漫長旅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云南白藥都是一家值得研究的企業。
02
新發展,主動進化
放眼大健康產業,在社會老齡化加劇、健康意識提升、消費趨于理性等背景下,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都出現較大變化。
從消費需求來看,消費者觀念逐漸趨于“理性體驗主義”,滿足多層次個性化需求、擁有更科學的成分配方和細分的功效主張、具有強社交屬性等成為消費者決策的關鍵因素。
從產品結構來看,消費者在追求品質的同時也對性價比提出更嚴苛要求,在成本上漲的大趨勢下,多數消費品類都進入了以價補量階段,消費分級日趨明顯。
這些因素都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和新的挑戰。云南白藥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緊迫感,自我進化和變革,在新一輪發展中,掌握主動權。
去年2月,張文學獲選為云南白藥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
新掌舵人張文學表示:“改革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他認為,企業要“以確定性管理應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
為推動白藥長期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用“內生式”與“外延式”雙輪驅動,另一方面要靠“創新研發”與“管理效能”雙引擎,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一是“內生”與“外延”都要堅持主賽道不偏航。
哈佛教授、管理學大師邁克爾·波特有一個核心觀點——“戰略,就是創造一種獨特有利的定位。”企業安身立命的核心,是去外部創立一個位置。
張文學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有遠大的戰略目標,更需要堅定的落實,絕不能東張西望、搖擺不定,要有戰略定力,以“態度+能力”為保障,持之以恒的抓下去。
抓住“戰略定向”這一關鍵,從外部宏觀環境、產業發展趨勢、行業競爭格局等維度,重新評估戰略定位,結合云南白藥自身的資源稟賦,以“藥”為產業根基,推動各項業務聚焦于公司在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優勢領域,聚焦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醫藥流通等核心業務,不斷強化行業領先地位,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從公開資料來看,為了做大做強品質大中藥,云南白藥不斷強化中藥的核心地位,組建專門的團隊,獨立運作云南白藥品牌的中藥系列產品,實現持續放量。
2023年,云南白藥中藥類產品增長亮眼,比如蒲地藍消炎片、藿香正氣水的銷售收入均過億,分別增長近16%、124%。2024年,云南白藥藥品單品銷售過億產品已達10個,云南白藥氣霧劑銷售收入突破21億元,同比增長超26%;其他核心系列產品均顯著增長。品牌中藥類產品,蒲地藍消炎片銷售收入近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超22%,植物補益類產品氣血康口服液銷售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同口徑下同比增長約14%。
同時,通過“外延式”發展,尋找既符合公司戰略方向、與公司能力和資源相匹配,同時也能與云南省醫藥產業形成協同、引領和帶動云南省醫藥產業大發展的標的,補全補強現有業務結構,支撐可持續發展。
戰略聚焦意味著企業要學會放棄,專注做好一件事,公司多次強調,在產業布局和投資管理上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聚焦主業不偏航、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的舉動,是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的長期主義的一種表現。
二是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管理質效。
基于明晰的戰略導向,云南白藥重點打造匹配戰略的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張文學表示,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和能力是白藥從“優秀”到“卓越”,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底層邏輯,要進一步構建適合白藥戰略發展階段的研發創新體系和研發運營管理能力。
目前,云南白藥已在昆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成中藥、創新藥、核藥等研發中心,形成了一流的硬件基礎。
研發管線方面,云南白藥統籌打好“中藥”和“創新藥”兩張牌。
中藥研發方面,做實種質資源研發,開展三七、重樓等道地藥材育種研究,持續推進白藥膠囊、氣血康、舒列安、宮血寧、千草腦脈通等十余個品種的二次開發工作,全三七片、附杞固本膏等中藥創新藥正在進行II、III期臨床實驗。
創新藥方面,2024年快速推進前列腺癌診斷藥物INR101進入III期臨床,前列腺癌治療藥物INR102進入I期臨床,并建立項目儲備庫,跟蹤落實推進創新項目轉化。
健康品研發方面,推動美白、牙釉質修護、兒童牙膏等多款新品按期上市,洗護防脫賽道聚焦防脫核心功效,逐步拓展控油、蓬松、香氛等品牌矩陣,立足云南道地藥材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養元青品牌系列產品年增速保持20-30%。
管理效能是企業高效運轉的重要引擎。云南白藥副董事長、總裁董明表示,云南白藥將在管理績效、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精準變革,持續提升企業價值。
管理績效上,內部管理要通過“機制”變革進一步提升質效水平,決策邏輯要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創新方法要從“經驗試錯”向系統化的工具和方法來指導創新轉變,實現向精準創新的跨越。
具體來說,通過打造戰略導向下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推動戰略管理和全面預算串聯貫通,關閉戰略與執行之間的業績差距和機會差距,實現戰略的有機生長和業績的有序增長。
除此之外,推進“業財深度融合”,財務管理以問題為導向,深度融入業務,主動融入到全價值鏈管理的過程中,主動去創造價值。
商業模式上,通過渠道拓新變革、產品結構變革,積極擁抱未來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云南白藥牙膏多年穩居國內全渠道市場份額第一(最近一期年度數據來源:尼爾森零售研究數據IQ202412),“618”“雙十一”期間,云南白藥口腔健康品牌多年穩居全網主流電商平臺口腔護理品牌第一名(數據來源:商指針)。養元青洗護產品在“618”“雙十一”期間蟬聯天貓國貨防脫洗發水品牌第一名(數據來源:商指針)。除上述產品外,云南白藥氣霧劑、氣血康口服液、防水創口貼、三七粉等產品也取得細分領域線上線下渠道銷量領先。
身處大變革中,企業想要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獲得生存和發展,需要在最底層的“操作系統”上下功夫,底層能力是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內生性動力。正如《變革的基因》一書中所寫的:戰略容易模仿,只有組織能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壁壘。
第三是堅持共贏共生。
泰普斯科特在《維基經濟學》中寫道:失敗者建立的是有圍墻的花園,而成功者建立的是公共的場所。云南白藥則是這一句論斷的現實例證。
一家成功的企業不只是賺了多少錢,賣出去多少產品,還應達則兼濟天下,企業的成功不僅在于自身的壯大,更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和價值,企業責任是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辯證統一。
云南白藥注重共贏共生的發展理念,將產業生態建設置于戰略核心地位,構建全產業鏈的競爭力,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唯有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立足行業、引領未來發展。
在產業上游,深耕中藥材種植源頭,依托云南“動植物王國”的天然優勢,開展15個品種的種源繁育,其中在重樓繁育方面持續投入20余年,收集重樓種屬,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活體種質資源庫。建立了數十個GAP標準種植基地,涵蓋三七、重樓、天麻等百余種道地藥材。
2024年底,云南白藥正式成立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圍繞“一個品種+一個專家團隊+3-5家合作伙伴”的模式,種業公司迅速展開資源整合與機制重組,初步建立起“科研-育種-繁育-示范-推廣”一體化鏈條。
據介紹,公司通過搭建“品牌公司+經濟組織+訂單農戶+溯源基地”的模式,把種植技術成熟的藥材品種重點推向適宜區的農戶種植,建立了以藥材基地、藥材品種為核心,廣大種植戶、工業企業、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等廣泛參與的中藥資源互利共享生態圈,既讓農戶獲得穩定收益,實現產業致富,也進一步促進公司中藥材產業長遠發展。這種聯農帶農的模式使中藥材種植成為邊遠山區農民新的收入增長點,也讓云南白藥入選了“上市公司鄉村振興最佳實踐案例”。
在產業中游,將通過“產業互聯網+產業金融”的模式打造“1+1+N”新型中藥材產業服務體系,搭建一個中藥材產業數智平臺,建設一品一產地交易市場,復制推廣多個產地加工及交易市場,形成賦能全省、服務全國、輻射東南亞,具有帶動效應的產業發展平臺,推動云南中藥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實現“用云南好藥材,支撐中國好中藥”。
在下游,積極拓展銷售渠道,與醫療機構、藥企等建立緊密合作,打造藥材+產品的產品集群,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2024年還打造了云南省最大的中藥藥事服務中心,打通“診治—開方—審方—煎制—配送—入戶”的通道,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藥事服務。
作為云藥資源高質量發展的“鏈主”企業,公司以中醫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地區中藥材種植,張文學表示,集團將依托自身產業鏈建設優勢,將以工業思維賦能農業,圍繞云南省道地優勢中藥品種聯農帶農、示范引領,促進興業富民,支撐云南白藥和云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云南白藥的視野里,企業已不再單純作為競爭主體,而是轉化為生態系統中的積極參與者,與各方利益相關者共同開拓增值的可能性。
03
百年老字號,如何生生不息?
時代在變、市場在變,云南白藥也在變,新團隊帶領云南白藥邁入了新周期。
站在新的歷史時期,云南白藥蓄勢攀高的“不二法寶”究竟是什么?
答案是:戰略定力、組織進化、創新能力。
戰略定力體現的是企業的“守正”。“藥”是云南白藥的基因,也是產業根基。一直以來,無論是在藥品領域、健康品領域,云南白藥都始終堅持“將傳統中藥融入現代生活”,沒有脫離“藥”這一根本。如今,新團隊致力于“戰略再聚焦”,進一步把企業的優勢資源集中到主業上,錨定目標踔厲前行,既是在過去的道路上校準,更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守。
“守正”的同時,還要深化改革。云南白藥通過聚焦組織變革、管控模式變革、團隊能力提升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管控效率和效益,實現組織發展進化。
通過科學管理和數據分析,對公司的各個端口和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每一個決策都基于準確的數據和信息,從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通過精益化的經營模式,云南白藥進一步優化生產流程和資源配置,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實現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守正”的同時,更需要堅持創新。真正具備創新基因,有持續進化能力的企業是極少數。
張文學多次表示,要拓寬創新力的內涵,云南白藥的創新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是涉及業務結構、研發模式、數字賦能的全方位創新。
從業務結構來看,當前的云南白藥已經逐步從傳統醫藥制造企業向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醫藥產業集團邁進,將傳統中藥融入現代生活,圍繞自身的資源稟賦來構建產品創新戰略,從單一的止血產品發展為龐大的云南白藥產業族群,涵蓋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產品等40個品類416個品種,輻射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在中藥行業乃至醫藥行業實數罕見。
從研發模式來看,通過建機制、搭平臺、樹文化、引人才,構建一套科學、高效、務實的研發管理體系。注重創新研發的價值貢獻,要能夠有效推動公司業務發展、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提高。
云南白藥對研發的重視并非急功近利的站在風口,一味求快、求新、求規模,而是通過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延伸產業鏈,以科研反哺業務,為業務開拓提供扎實的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治標更“治本”。
從數字賦能來看,積極投入數智化改造,不僅僅是引入數字化技術,更是從內到外,從組織架構、管理流程,人才結構,甚至是企業觀念等一系列的轉變。
云南白藥的牙膏工廠真正實現了工業4.0制造,“數智云藥”平臺,克服了傳統粗放式種植加工所造成的品質波動,形成了合理的價格機制和規范的產業運營機制,助推整個產業升級。
04
結語:中國需要怎樣的企業?
當下,中國正在穿越無人區。
什么是無人區?
第一,今天的中國,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多的不確定性。
第二,中國企業家從原來的“跟跑、照抄、模仿”就能往前走,如今發現我們到了“并跑甚至是領跑”的狀態,就像在一條沒有行標的河流上行駛。
越是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越需要敢于開拓的勇氣和決心。
在上百年的時間里,云南白藥沒有坐吃老本,而是一直堅持戰略定力和長期主義精神,始終保有創業創新的韌勁,在湍流的激變中,以自我變革的勇氣,持續推動組織進化不息,向優而生,把一家傳統中藥企業發展成為大健康龍頭企業,構建了一個長生命周期的中國品牌。
希望更多中國企業能像云南白藥一樣,以極大的戰略勇氣和定力,自我革命,積極創新,抓住新機會,擁抱新未來。
文中圖片來自圖蟲創意,轉載需獲授權。
end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長江商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