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高素質農民培育成果,推動先進農業技術落地見效,7月7日,托里縣農廣校在多拉特鄉加郎阿什村開展高素質農民跟蹤服務,以“學技術、促增產、強服務”為目標,組織學員深入高素質農民培育學員馬世超的糧食高產示范田,通過實地觀摩、經驗分享和技術指導等方式,為學員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
學員們在示范田現場聽負責人介紹糧食高產知識。
這片小麥千畝創建示范田位于托里縣多拉特鄉加朗阿什村。2024年,該示范田實收畝產量達650公斤。今年,其規模擴大至1050畝。示范田采用小麥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集成了選種、播種、灌溉、施肥等標準化流程,通過精準調控生長環境,實現了小麥的高產高效,為周邊區域的小麥種植提供了高產樣板和標準化種植范例。
在示范田現場,馬世超詳細介紹了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適期播種、冬前壯苗培育、春季水肥調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環節。他特別強調說:”去年9月播種時,采用了精細整地、測土配方施肥和精量播種技術,為越冬前形成壯苗打下了基礎;越冬前適時澆灌越冬水,并做好鎮壓保墑,有效減輕了低溫凍害影響。”參訓學員圍繞田間長勢、品種選擇、節本增效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跟蹤服務團隊全程參與答疑,針對性提出技術建議。
學員張洪洲提到:“以前我們澆越冬水都是憑經驗,現在知道了要在地表'夜凍晝消'時進行,通過今天的實地觀摩,我決定明年全部采用精量播種技術,并更換抗逆性更強的優質麥種。”張洪洲信心滿滿地說,“這些技術既節本又增效,回去后我要帶動周邊農戶一起應用,讓大家都能增產增收。”
學員合影。
托里縣農廣校校長侯欣欣表示,此次活動是落實高素質農民培育“理論+實踐+跟蹤服務”的重要環節,后續將通過技術回訪、線上指導、示范戶結對幫扶等方式,持續鞏固培訓成效,推動先進種植模式在全縣推廣應用,為糧食穩產豐收提供人才支撐。
(通訊員:吾麗扎巴依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