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潤滑脂研究所在其全球潤滑脂生產調查中發現,隨著中國等市場的成熟和對潤滑脂使用壽命的要求不斷提高,全球潤滑脂產量在 2024 年進入了第十個年頭。
今年的調查包括 248 家公司,高于去年的 232 家。更多的參與意味著更廣泛的數據集,從中可以得出有關全球生產狀況的結論。就目前而言,調查結果更能說明全球趨勢,而不是絕對數字。
該調查的統計學家加里·達德利 (Gary Dudley) 估計,這 248 名參與者代表了全球油脂廠的一半左右,他認為這些數據描繪了一幅合理的全球生產圖景,據此可以做出商業決策。
“從多年來的整體調查來看,隨著公司來來去去,推斷數據是非常合理的方法,”Dudley 告訴 Lube Report。
根據調查,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油脂生產國,產量正在大幅下降。一位歐洲潤滑脂專業人士告訴 Lube Report,這可能是由于中國市場的成熟,導致產量報告更有根據,而不是產能報告,從而夸大數字。
由于需求和技術驅動因素的變化,產量也可能下降。與延長發動機油的換油周期類似,潤滑脂的使用壽命更長。
“我們正在使用更好的潤滑脂。我們看到鈣和鋰越來越少,但鋰絡合物、磺酸鈣、聚脲和無水鈣越來越多,“希臘油脂制造商 Eldons 的高級化學工程師兼歐洲潤滑脂研究所所長 Andreas Dodos 告訴 Lube Report。
Dudley 對此表示贊同,并補充說,客戶越來越意識到潤滑脂優化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在過去十年中,我認為我們已經看到人們對公司對油脂潤滑計劃的興趣增加,類似于我們幾十年來看到的關于機油潤滑計劃的興趣,”他說。
從地區來看,盡管報告了大幅下降,但中國仍然是領先的潤滑脂生產國。Dodos 認為這可能是 .印度的產量數據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調查參與度的提高。調查指出,非洲和中東的產量有所增加,這主要歸因于數據修正,而不是實際銷量增長。歐洲出現小幅下降,這也是由于區域數據的調整,而不是產出的重大變化。盡管參與度增加,但北美的產量繼續下降。
調查顯示,中國、北美和歐洲正在逐漸從傳統基礎油過渡到合成油。盡管傳統基礎油略有下降,但它們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常用的基礎油。生物基油連續第二年下降,扭轉了之前的上升趨勢。合成基礎油的使用量繼續上升。
從增稠劑來看,簡單和復雜的鋰基潤滑脂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由于北美、中國和歐洲的增長,磺酸鈣的使用量同比增長。無水鈣脂下降,下降幅度主要集中在中國。水合鈣潤滑脂的產量有所增加,但歷史數據趨勢仍不一致。近年來增長的聚脲潤滑脂由于產量水平下降而略有下降,尤其是在中國和東南亞。
“如果我們不信任這項調查,我們就不會參與。它已經持續了這么多年并且具有臨界質量的事實告訴我,該行業信任結果,“Dodos 說。
Dudley 向猶豫不決的公司保證,NLGI 調查組織在保護敏感公司數據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
“這是了解市場變化的絕佳工具,因此您可以就如何改變或改進潤滑脂產品并發展業務做出業務決策。”
文章來源:Lubes'n'Greases,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僅供參考。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煩請平臺留言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