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酷熱。長沙市企事業文聯的書畫藝術家走進長沙灣田商貿物流園,與灣田五金支部共同舉行“黨建聯建,藝術融通”交流共創活動。活動中,有這樣一群人讓人印象深刻。他們,或是黨員,或是預備黨員,或是入黨積極分子,年輕,團結,有效率,說話辦事充滿自信和朝氣,他們就是灣田五金支部的年輕人。
剛到灣田,就被商貿物流園黨群服務中心的黨建宣傳欄吸引住了,“有主題”,“重討論”,“踐行動”,“述共識”的黨建工作概括,讓人眼前一亮。憑眼力,灣田黨建工作背后,一定有一批有想法干實事的人。果不其然,連年來,灣田商貿物流園黨委,多次獲得長沙市兩新領域標桿黨組織、長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所轄灣田五金支部連續多次獲得優秀黨支部、愛心黨支部榮譽。
活動中,灣田五金支部成員給人最直接的印象,是年輕而有活力。請看:
唐士超,49歲,五金支部副書記,灣田商貿物流園黨委委員,他年紀雖輕,但已是在園區擁有4、5個店面的成功企業家了。同時,他還是長沙市企事業文聯書畫專委會會長,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劉姝彤,38歲,家里,她是一個1歲半兒子的媽媽,園區,她是五金支部的組織委員,同時也是一位設計師,負責園區黨建宣傳的規劃設計,“雷鋒文化廳”展示設計、此次藝術融通活動方案都是她的作品。
丁政林,五金支部委員,灣田商貿物流園黨委委員,部隊轉業,部隊嚴于律己的作風為人稱道,49歲,從事深思五金十余載,家庭亊業正當年。
李慶林,52歲,武警黃金部隊轉業,曾負責部隊政委的勤務工作,能說會寫,正能量滿滿,大家親切地叫他“老班長”。
說到年輕化,組織委員劉姝彤如數家珍,她自豪的說,支部還有更年輕的。3位00后黨員,一位畢業于湖北美院,插畫設計師;一位畢業于成都音樂學院,現在園區從事音樂培訓;還有一位是商戶家屬,但原來即在院校擔任黨建工作。她們都是五金支部的骨干成員,對支部活動全部義務參加而且憑借專業技能獨當一面。
年齡最大的當然是毛壽培書記了,毛書記今年62歲,早年由空四十八師轉業,連續三屆被大家推選為五金支部書記,要他分享任上的經驗體會,他連連擺手:多宣傳年輕人,年輕人有作為。對自己竟低調得一字不提。
五金支部,已經成為這群年輕人的共同家園。他們所在的園區,是中南地區規模最大業態最全的建材家居市場,僅五金區,就有2000多家商戶,吸引五金行業400家湖南省總代、總經銷商和品牌生產企業強勢入駐。因為非公經濟特性,支部成員都具兩重身份, 聚攏來,他們是黨委領導下的黨支部,他們一起過組織生活,一起參加每月一次的黨委黨建活動,一起接受園區組織的技能培訓和業務學習,一起做公益獻愛心。散開去,他們回到各自崗位,即是在園區自購自營的獨立廠商或經銷商。園區黨建力推的“紅色引擎”驅動,使原本松散的他們聯系在一起,在這個大家庭里,所有的崗位都是義務付出,所有的任務都是志愿完成。黨支部作為園區黨建“1+3+N"創新模式中的三大支撐點之一,正凝聚成一股強于原來“大戶扶持”扣“商協會”的組織力量,承擔起“圍繞市場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義務和責任。從實地對五金區內“博遠交通”、“君禾機電”、“摩象五金定制”等三家商戶實體的參觀走訪,可以映證,“紅色引擎”的驅動,正在形成雙向奔赴的正循環:優秀的黨員大多會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優秀的商戶越來越多的靠攏黨組織,成為五金黨支部緊密聯系的服務對象。
在五金支部,這群年輕人經常交流的是他們各自的心愿。
唐士超的心愿,是多為入駐園區的商戶服務。此次組織書畫藝術家參觀園區企業的環節,有人問,唐總,你怎么不帶大家參觀你自己的企業?他回答,我自己是黨委委員,一定要帶好頭。如果我們不真心實意為商戶服務,而是只想到自己,以后你黨建工作怎么服眾?
劉姝彤最大的心愿,是更多地吸納年輕人。她說,如今,線下實體經濟與線上經濟融合早已是必然,無論是商戶經營還是黨建引領,都需要應變轉型和創新,而這種擁抱信息化的應變正是年輕人的天下。在她的主理下,五金支部于今年6月底上線了自身的公眾號,成為園區黨委下轄13個支部中第一個公眾號。她希望通過公眾號,加強黨員聯系、黨群聯系,并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參與黨建活動和園區建沒。
丁振林、李慶林的心愿是把部隊作風傳給更多的年輕人,為支部共建出力。丁振林還有一個小心愿,就是以自身的言行作為榜樣,影響正在讀高二的女兒,使她真正學有所成,也彌補自己此生文化不高的遺憾。
95后浙江小美女鄭璨,五金支部預備黨員,畢業于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現負責智慧黨建錄入。她最大的心愿是通過黨建溶爐不斷鍛煉自己,然后爭取接管好爺爺和父親的“靈明”企業,像他們一樣當一個稱職的板材老板。
此次活動中,還有一位90后的姑娘,高溫烈日下,全程承擔會務、參觀、創作筆會的攝影攝像。活動還未結束,所有照片即已全部分類整理并供大家下載選用。其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令書畫老師們大為感動。她,就是五金支部重點培養的積極分子劉建嫦。她的最大心愿,一句話,盼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參加聯建活動的書畫老師們無形中都被這群充滿朝氣的年輕人所感染。“上進青年”、“厚德載物”、“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和風朗月”、“勤修身,耕養德”等,一幅幅書法作品,精致美好,既是獻給他們的,也是給自己的。
來源:湖南民生在線
作者:文/牛朋子 圖/劉建嫦
編輯:徐滿哥
一審:徐滿哥
二審:余 生
三審:吳明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