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名雖好,但市場已經快飽和了。
近年來,受經濟環境、消費風口、設計風向等因素影響,各大品牌紛紛抱團取暖,借助聯名合作產生的市場合力和營銷噱頭。這種方式既能為產品設計注入新靈感,又能幫助品牌觸達更年輕的消費群體。
運動品牌也不例外。過去幾年,耐克、阿迪達斯、安德瑪、昂跑、New Balance、The North Face等眾多運動品牌,幾乎都曾與設計師、時尚品牌,甚至奢侈品牌推出過聯名產品。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當聯名成為品牌依賴的營銷手段,相關產品泛濫,消費者難免審美疲勞。同時,在與奢侈品牌的合作中,運動品牌如何保持自身個性,并掌握產品設計與美學定義的主導權,避免淪為聯名的「配角」,也成了關鍵挑戰。
運動品牌與時尚行業的結合,早期令人印象較為深刻的是2015年耐克與日本小眾時裝品牌Sacai的破圈合作,該系列將時裝領域的「解構風格」廣泛運用在運動產品上。當穿著者走路和跑動起來時,身后飄揚的裙擺既有女性的美、也有運動的力量。
憑借前衛的視覺語言和創新的結構設計,相關產品在當時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獲得了很好的反響。
耐克與Sacai的聯名產品
時間來到2017年,Supreme與LV的聯名為后續運動品牌們與奢侈品牌的大規模聯名打開了思路——盡管奢侈品牌的格調立得比較高,但并非遙不可及。
在那之后,受到疫情影響,以及經濟、運動休閑風潮興起等多重因素推動,運動品牌開始大規模打入時尚行業,與諸多設計師品牌、奢侈品牌展開聯名合作。一場運動品牌的時尚化升級浪潮,就此拉開序幕。
最初,運動品牌與時尚品牌的合作形式較為簡單,多以品牌Logo和設計風格的疊加為主。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時尚品牌往往占據主導權——畢竟在潮流化和時尚感的塑造上,運動品牌仍處于弱勢。
而同時,運動品牌希望通過這場時尚化轉型,突破原有的運動領域邊界,觸達時尚品牌所深耕的消費群體與市場。
但從近幾年,運動休閑風潮興起的大背景來看,運動品牌們所面對的不僅是熱愛運動的體育愛好者,還有將各項體育運動視作體驗式消費、追時髦趕熱點的泛體育人群。
這部分消費者不只看重運動產品的性能,更看重它的時尚屬性和出片概率,運動品牌們需要更多地向時尚行業取經。
曾經這樣的合作模式,看似雙方都能獲益,但時間一長、產品一多,同質化的問題就會逐漸顯現。在這場時尚化改造中,運動品牌雖然參與其中,但這些聯名產品大都缺乏運動基因和靈魂。
2024年,安德瑪曾與巴黎世家聯名,出產品、登上時裝周,一時間引發熱議。
靠緊身衣起家的安德瑪,長期扎根于健身、橄欖球等相當硬核的賽道,其「猛男」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突然間,安德瑪居然和巴黎世家做起了聯名,這樣的反差感使其備受關注。
運動品牌與設計師品牌、奢侈品牌的合作,能讓他們獲得大型時裝周以及大量時尚媒體報道版面的機會,進而改造自己品牌及產品的格調和氣質,這種全新的形象塑造,遠比制造一兩款爆款產品來得重要。
Echo讓消費者看到安德瑪的另一種可能
與巴黎世家聯名只是一個開始,安德瑪通過與時尚品牌的聯名合作,為自己增添一個時尚標簽,順勢打造街頭風格產品線Unstoppable。安德瑪還推出像Echo這樣的鞋款,花哨的配色和復雜的鞋面工藝,與以往「硬核直給」的產品風格有明顯區別,如果遮住logo,很難從它聯想到安德瑪。
不光是安德瑪,像FOG與阿迪達斯的合作,在擋住品牌logo的情況下,這些產品更像是FOG的風格。這也是現階段,運動品牌與設計師品牌、奢侈品牌合作時的潛在問題——容易成為不夠出彩的配角。
時尚品牌在設計產品時向來強調前瞻性和未來感,以他們的設計方向去教育消費者,本質上就是在搶奪美的定義權,進而把握產品定價的主動權。
因此,不管是設計師品牌,還是奢侈品牌,他們在與安德瑪、阿迪達斯或者其他運動品牌合作時,往往占據設計的主導地位,要以他們所代表的時尚美學理念和生活美學概念來改造,這樣才算時尚。
時尚的風刮來又刮去,但運動產品、運動品牌背后所蘊含的故事回憶、情緒價值,才能持續性地打動消費者。
以今年的世俱杯球衣為例,彪馬與設計師科爾姆·迪蘭(Colm Dillane)創辦的潮流品牌KidSuper合作,為七支球隊打造了特別版球衣,如曼城球衣上的機械齒輪,代表著曼徹斯特的工業歷史;多特蒙德球衣上的印花,象征著魯爾區的工業元素等。
這些球衣的設計同樣做到了時尚化,迎合當下運動休閑的穿搭風潮,不僅是為球迷服務,也能吸引喜歡玩穿搭的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這批聯名球衣是以球隊歷史底蘊、運動品牌調性為主導,做出了自己的風格,也區別于常規的、logo堆砌出來的聯名產品。
經過幾年的磨合,運動品牌與設計師品牌、奢侈品牌的合作模式已經相當成熟,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下去。
據歐睿咨詢預計,到2027年,全球運動休閑市場規模將達到5400億美元,這是任何品牌都不愿意錯過的風口和市場。
這也意味著,聯名產品的角力開始進入下半場,簡單的品牌logo和審美風格堆砌已經很難打動人了,更難從一大堆聯名產品中脫穎而出。
面對這樣的市場境況,運動品牌在做時尚化改造時,更應該爭奪產品設計和美學定義的主導權,挖掘運動項目背后的文化底蘊與精神、主隊與所在地區的情感聯結等更能打動人的元素,這理應是運動品牌勝過時尚行業的地方,也是打破聯名泛濫僵局的好辦法。
因此,接下來,運動品牌與時尚行業的合作,設計和傳遞好聯名產品所象征的體育精神和故事,是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達到「1+1>2」的效果。
畢竟,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