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瘋狂擴張與價格混戰后,中國新茶飲行業正迎來關鍵轉型期。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覺醒和行業競爭進入深水區,頭部品牌紛紛將健康作為破局新方向。近期,滬上阿姨啟動了全民營養周活動并發布《中國現制茶飲膳食營養升級白皮書》倡導“每日健康+”的茶飲健康新風尚,并推出了全新升級的“超級果蔬茶系列”;奈雪的茶宣布“不加糖天然營養+”計劃,聯合權威營養機構制定行業新標準,推出系列輕飲輕食產品……
這場由頭部品牌引領的健康化浪潮,不僅意味著新茶飲從糖分刺激轉向營養均衡的產品革命,更折射出當下年輕群體對好喝又健康的雙重追求。在業內看來,當價格戰難以為繼,健康價值或將成為下一個10年行業競爭的核心賽道,企業應不斷創新以適應新的市場變化。
營養升級
與健康化轉型已成趨勢
“一邊熬夜一邊泡枸杞”的“朋克養生”方式,正使年輕人用消費重新定義健康生活。
北京白領肖莉是一個飲料愛好者,和朋友一起出門玩時,奶茶幾乎是“標配”。不過在選擇奶茶方面,她有自己的標準,稱:“我可以接受比普通奶茶貴5元,但必須看到配料表里沒有植脂末和防腐劑。”肖莉的想法道出了這代人的心聲。
這屆年輕人顯然把“朋克養生”玩出了新高度。《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顯示,18—35歲群體的消費榜單中,“保健養生”已超越服飾、數碼等品類躍居第三;另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在新式茶飲消費者中,未來可能減少新式茶飲購買意愿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對身體不健康(占比42.9%)和怕長胖(占比34.7%)。這種看似矛盾的消費心理,也是催生新茶飲市場的健康化革命的原因之一。
“消費者健康意識逐漸覺醒,推動市場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所長王鳳忠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關注飲食中糖分、脂肪、蛋白質等成分含量,并通過消費選擇影響產品設計和品牌戰略。
此外,受政策影響,新茶飲日趨健康化。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指出“堅持營養導向。把營養和健康需求貫穿到食物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和食品研發等全過程,更加注重生產富含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食物,推動營養化加工。”隨著健康中國行動中的合理膳食行動及國家“三減三健”等政策的深入推進和實施,現制茶飲的營養升級與健康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
加碼健康賽道
重構產品矩陣
面對消費需求的變化,“更健康”成為茶飲升級方向。
據行業監測,2025年健康概念新茶飲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超200%,低糖高蛋白、零添加、功能性成分已成年輕消費者選擇的首要標準,標志著行業從口感至上向健康為王的價值轉型。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新茶飲品牌就瞄上健康賽道,紛紛打出健康飲品這張牌。奈雪的茶在2024年10月正式推出現制茶飲行業首個“不加糖鮮果茶”系列并推出相關產品;緊接著,喜茶發布了行業首個“新茶飲健康標識體系”。此外,茶百道、瑞幸咖啡等品牌也推出主打健康輕負擔的產品。
不難看出,新茶飲市場掀起的這場“健康革命”,各大品牌紛紛以健康、“營養+”為突破口重構產品矩陣,也重新定義了一杯茶飲的健康價值。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表示,健康已非營銷噱頭,而是品牌的“底層代碼”。當健康真正融入品牌基因,產品矩陣便會自然生長,形成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而“不加糖天然營養+”計劃正是這一理念的集中實踐。
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原所長、中國營養學會黨委書記丁鋼強看來,現制茶飲行業向“營養+健康”的雙重需求轉型,是為了提升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推動社會對健康飲品的普及和認同。
從“爛蘋果期”
到價值創新的生死競速
從“快樂水”變成“養生湯”,新茶飲的競爭進入價值深水區。
新茶飲市場前景廣闊。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現制茶飲市場規模預計突破3689億元,其中中式新茶飲細分賽道規模突破2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5%。不過,行業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這種高度同質化導致行業平均利潤率大幅下滑,迫使品牌通過價格戰和聯名營銷等短期手段爭奪有限流量,陷入“創新—模仿—再創新”的惡性循環。
當下,健康化成為品牌突圍的新方向,是否會演變為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
“行業發展,必定存在洗牌過程,這是規律。”王鳳忠分析,有的企業能實現“0到1”的創新,就等于拿到了“金蘋果期”;其他品牌迅速模仿與跟進,利潤空間隨之被壓榨,行業則進入“爛蘋果期”;當下,誰能創新、迎合消費者需求,則能進入“銀蘋果期”,通過二次創新帶來新的利潤。“目前來看,健康化或許是品牌突圍的方向,行業將進入新的‘爛蘋果期’,刺激企業尋求新的突破口。”王鳳忠坦言,品牌發展的過程是螺旋上升的,“一招鮮吃遍天”已經成為過去式,企業必須不斷適應新變化。
“健康化確實可以成為新茶飲品牌突圍新方向,但如果不加以精心規劃,可能會導致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品牌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特色,結合目標消費群體需求,開發出真正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此外,還可以通過強化品牌故事、提升顧客體驗等方式,構建更加立體的品牌形象,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亞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