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主導的外賣市場正在遭受電商巨頭的輪番進攻,先是京東外賣,后是淘寶閃送。各方都想先切入高頻消費的餐飲外賣場景,隨后帶動市場規模更大的即時零售,實現零售配送在時間和空間維度的全覆蓋。
這一次,美團面臨的不是十年前的“百團大戰”,而是更具侵略性和顛覆性的淘寶和京東。他們意志頑強、彈藥充足、生態協同、流量龐大、技術先進,以集團化作戰的方式打入美團根據地,對美團而言,這就是一場“決勝負、定生死”的終極之戰。
餐飲外賣發起夏季攻勢
京東外賣率先發起百億補貼,全職騎手突破12萬人。京東的市場打法一如既往,當初自建物流系統,現在自建騎手團隊,依托于“重資產、重運營”模式帶來品質和效率提升,逐漸形成護城河效應。其本質在于解決外賣市場的痛點,成為用戶選擇外賣平臺的最優方案,進而追趕美團。
近日,淘寶閃送宣布500億補貼,這并非一場普通戰役,此前阿里將淘天、餓了么、飛豬資源全面整合,形成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意在構成一個線上線下融合、全新的大消費平臺。在合適的時機切入合適的品類,發動支付寶、淘寶、餓了么全線出擊,用補貼刺激用戶在不同平臺上消費,增強用戶日活躍度,逐漸培養用戶習慣、影響消費心智。
巨額補貼帶來了數據增長。6月18日,京東披露京東外賣日訂單量超過2500萬單,7月5日-7日,美團和淘寶閃購相繼公布“戰報”,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突破1.2億,淘寶閃購日訂單數也超8000萬。
表面上三方的數據差異較大,京東外賣在日訂單上落后一大截,但仔細研究美團和淘寶的策略后就能發現,現階段的補貼大多偏向于高頻、低客單價的茶飲品類,正值酷暑季節也順勢帶動了這一品類的市場需求激增,是否可持續仍待商榷。
淘寶此時入局,實則是流量焦慮與場景延伸的雙重驅動。從外部環境看,外賣市場的滲透率仍在提升,即時零售正被視為零售行業的“下一條增長曲線”,從內部需求看,淘寶正面臨流量增長的天花板。
在競爭格局方面,即時零售市場已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美團閃購占據38%的市場份額,京東到家占27%,阿里系(淘寶閃購+餓了么)占比約25%。美團閃購日均訂單約9000萬,覆蓋超300萬本地商家;阿里系依托淘寶流量與餓了么履約能力形成閉環,日訂單突破6000萬;京東通過“秒送”服務縮短配送時間,日訂單2500萬。
即時零售成為戰略必選項
餐飲外賣雖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但生鮮、日用品、藥品等“萬物到家”的需求正快速增長——這正是淘寶擅長的品類優勢所在。對淘寶而言,外賣不僅是新的業務增量,更是將電商流量轉化為本地高頻消費的關鍵場景。通過“閃送”服務,淘寶可以盤活平臺上的中小商戶資源(尤其是生鮮店、藥店、便利店),將原本需要2—4天配送的訂單轉化為“即時滿足”,從而提升用戶粘性與使用頻次。
此外,技術條件的成熟也為淘寶入局提供了支撐。近年來,菜鳥網絡通過整合社會化物流資源,已搭建起覆蓋全國的即時配送網絡;支付寶的支付生態和本地生活服務入口,則為淘寶閃送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和交易閉環。可以說,淘寶此時入局,是“天時、地利”具備的綜合結果。
從當前試點情況看,淘寶閃送的核心策略是“以電商邏輯打外賣市場”。一方面,依托淘寶龐大的商戶池,將原本服務于電商的中小商家(尤其是生鮮店、藥店、數碼店)轉化為即時配送供給端,避開與美團、餓了么在頭部餐飲商戶上的直接競爭;另一方面,借助支付寶的支付生態和淘寶的會員體系(如88VIP),通過“滿減優惠”“會員專享價”等方式降低用戶嘗試成本,逐步培養消費習慣。
更值得關注的是,淘寶閃送正在嘗試“電商+本地生活”的生態協同。例如,在淘寶APP內設置“小時達”專區,用戶瀏覽商品時可直觀看到“即時配送”標簽;通過菜鳥網絡的智能調度系統,將電商訂單與即時配送訂單整合優化,提升配送效率。這種“將電商庫存轉化為本地庫存”的模式,本質上是將淘寶的“遠場電商”優勢向“近場零售”延伸,與美團“零售+科技”的戰略形成正面交鋒。
淘寶閃送面臨“三大挑戰”
盡管淘寶閃送具備資源稟賦,但要真正打開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
其一,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存疑。外賣業務的成本結構中,配送成本占比最高。美團通過“高頻帶低頻”(餐飲外賣補貼其他業務)和規模化配送攤薄成本,餓了么則依托阿里生態輸血。淘寶閃送若無法快速起量,單均配送成本將居高不下;而若提高客單價,則可能削弱價格競爭力。如何平衡用戶體驗與盈利訴求,將是淘寶必須解決的難題。
其二,用戶體驗的“最后一公里”需打磨。外賣服務的核心是“即時性”和“確定性”,用戶對配送時長的容忍度極低。淘寶閃送目前依賴第三方配送團隊(如順豐同城、達達),與美團、餓了么自建的“專送+眾包”混合配送網絡相比,在響應速度和服務穩定性上仍有差距。此外,餐飲外賣的“溫度控制”(如保溫、保鮮)和藥品外賣的“資質審核”等細節,也需要長期投入才能完善。
其三,本地化運營能力面臨考驗。外賣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對本地商戶和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美團通過“地推鐵軍”積累了豐富的商戶資源,餓了么則通過“阿里本地生活”整合了口碑、高德等資源。淘寶閃送若僅依賴線上流量導入,而缺乏線下團隊的深度運營,可能難以真正滲透本地市場。
淘寶閃送的入局,大概率不會復制美團、餓了么的成長路徑,而是會以“差異化競爭+生態協同”的方式逐步滲透市場。短期來看,淘寶可能聚焦高客單價、高時效需求的品類(如生鮮、藥品、數碼產品),通過“即時配送+電商退換貨”組合服務吸引用戶;長期來看,則需將閃送服務與淘寶的直播電商、社區團購等業務打通,構建“遠場電商+近場零售”的全場景消費生態。
對行業而言,淘寶的加入將進一步推動外賣市場的“服務升級”。過去十年,外賣行業的競爭主要圍繞“價格”和“速度”;未來十年,“品質”“體驗”和“生態協同”將成為關鍵變量。無論是美團、京東,還是淘寶閃送,都需要在配送效率、商戶賦能、用戶運營等維度持續創新,才能在這場“近場戰爭”中贏得主動權。
可以預見,隨著淘寶等更多玩家入局,外賣市場的邊界將進一步模糊,“即時零售”將成為本地生活服務的主戰場。而這場競爭的終局,或許不屬于某個單一平臺,而是屬于那些能夠將電商效率、本地化服務和用戶體驗完美融合的“生態型選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