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在生活,她在渡劫!”
看到28歲的張可盈,在綜藝錄制現場崩潰大哭時,評委席的郝蕾瞬間黑臉,一言不發。
這位星二代,用短短三天完美詮釋了什么叫“我媽是張凱麗,你們都得讓著我”。
而當網友們開始深挖這對母女的過往時,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事實浮出水面......
6月14號那天,當張可盈第一次走進《讓我來唱》錄制現場時,評委席上的蔡國慶明顯愣了一下。
其他評委見狀表示很奇怪,蔡國慶這才解釋到:“這是張凱麗的女兒”。
聽到這兒,郝蕾、蕭亞軒、胡彥斌的表情都有了微妙的變化。
蔡國慶特意提醒張可盈,星二代的標簽會讓觀眾對她有更高期待。
可惜,張可盈在自我介紹完,就把這句忠告拋之腦后了。
比如在接下來的“宿舍直播”環節,節目組要求選手們在集體宿舍住三天兩夜,以此來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
宿舍條件確實比較簡陋,但干凈整潔,正常生活肯定是沒問題的。
其他選手都坦然接受了,有人已經開始鋪床,還有人自帶了新床單。
而張可盈一進門就嫌棄地大喊:“你們讓我在這住三天兩夜”、“我們被關起來了”。
其他選手看到她這么驚訝,紛紛上前安慰她。
可她聽不進去,徑直沖進衛生間放聲大哭。
節目組見狀只好先安撫她,并且改了規則,允許選手住在酒店。
這個特殊待遇讓其他人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到了選導師環節,張可盈認為自己適合唱抒情歌,執意要加入胡彥斌戰隊。
本以為憑借星二代身份能得到優待,誰知耿直的胡彥斌直接回應:“這一輪我不會選你”。
這時郝蕾主動解圍,面帶笑容地說:"可盈,來我戰隊吧!"
然而張可盈卻讓郝蕾"等一下"。
轉身繼續追問胡彥斌:“您是不是不要我”。
直到胡彥斌明確表示,這一輪不會選她時,她才不情不愿地答應郝蕾。
這下輪到郝蕾生氣了,自己好心好意留她,沒想到被她當成了備胎,于是當場拒絕了張可盈。
兩次拒絕讓張可盈徹底破防,在臺上轉圈痛哭,工作人員趕緊遞紙巾,其他選手也紛紛安慰。
蕭亞軒試圖緩和氣氛,建議她嘗試唱跳,卻被她以“氣短”為由拒絕。
這時郝蕾決定再給她一次機會,當提到加入戰隊可能要唱搖滾的時候,她又開始推三阻四。
蔡國慶終于坐不住了,他拍著桌子告誡張可盈要珍惜機會。
郝蕾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作為演員什么角色都能演,為什么到了唱歌就不能嘗試新風格?
整個過程中,這位中戲畢業的專業演員,表現得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面對張可盈的表現,也讓四位導師罕見地達成共識——專業面前,沒有特權。
胡彥斌的表現是最堅決的。
當張可盈主動表示想加入他的戰隊時,他沒有因為對方的身份背景而有絲毫動搖。
第一次委婉拒絕后,面對張可盈的糾纏,他更是直接表明立場,堅持自己的選人標準。
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體現了一個音樂人應有的專業原則。
郝蕾的態度轉變則更加耐人尋味。
起初她主動遞出橄欖枝,是出于對晚輩的善意和對場面的維護。
但當張可盈把她當成備選,還在她面前繼續追問胡彥斌時,郝蕾的心態就變了。
她收回了邀請,并且直接點出張可盈缺乏積極性。
雖然最終還是收了她,但在聽到張可盈嫌棄搖滾曲風時。
郝蕾毫不客氣地反問,作為演員什么都能演,為何唱歌就不能嘗試新風格?
這番話一針見血,暴露了張可盈缺乏專業精神的本質。
而蔡國慶,他作為張凱麗的多年朋友,本該是最包容的一個。
然而連他都忍無可忍,拍桌提醒張可盈要珍惜機會,不能任性妄為。
這個舉動說明,即便是熟人,也無法容忍如此不專業的表現。
蕭亞軒的遭遇最讓人唏噓。
她好心想要緩解尷尬,主動邀請張可盈來到她的戰隊,卻被對方以氣短為由直接拒絕。
那一刻,蕭亞軒臉上的表情從溫暖變成了無語,甚至流露出后悔多嘴的神色。
四位導師的集體反應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專業的舞臺上,星二代的身份不是護身符。
真正的尊重來自于實力和態度,而非家庭背景。
專業素養和職業態度,才是在這個行業立足的根本。
張可盈在《讓我來唱》的表現不僅毀了自己的前程,更是把母親張凱麗也拖進了輿論漩渦。
很快,張凱麗在《花兒與少年》中的各種“作”被網友翻了出來。
比如做飯時不洗白菜就下鍋、做土豆絲放大量醋完全不顧其他人口味、還非要強塞給丁程鑫吃。
看日出時別人都在欣賞美景,她卻閉目養神。
更讓人無語的是,她還拿著雞蛋讓大家簽名。
這些迷惑行為讓同行的秦海璐都忍不住調侃,“兩個隊伍根本融合不到一起”。
還說自己治了大半輩子的矯情,沒想到最后栽在了張凱麗身上。
扒完了張凱麗的行為,網友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張可盈的“情緒控制”,跟母親張凱麗如出一轍。
自從在《渴望》中飾演劉慧芳爆火后,張凱麗就多次在節目中倚老賣老。
在綜藝節目中,張凱麗一旦意見不合就情緒激動地爭論。
爭論不過或結果不滿意就開始掉眼淚。
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在女兒身上完美復制。
"有其母必有其女"迅速成為熱門話題。
網友們紛紛質疑張凱麗夫婦的教育方式,認為正是過度寵溺,造就了女兒薄弱的適應能力。
有人引用"慣子如殺子",來批評這種教育失職。
指出父母沒有教會孩子一個基本道理:社會不會像家庭那樣無條件包容你的任性。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越鬧越大。
張可盈原本還算有些作品積累,如今卻被貼上了"巨嬰"、"作女"的標簽。
直接從潛力演員淪為全網笑話。
而張凱麗更慘,從《渴望》中的劉慧芳到如今,30年苦心經營的好口碑毀于一旦。
早年的足力健代言翻車事件也被重新提起。
她的公眾形象也從德藝雙馨的老戲骨,直接滑向了家教失敗的母親。
事實證明,把真性情當成任性妄為的借口,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再厚的家族光環,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母女二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一損俱損"。
風波發酵數日后,張可盈終于回應了“節目爆哭”一事。
7月7日,她在直播中自嘲,說自己腦子進水了。
并且說自己是“情緒豐富型人格”,壓力下容易崩潰,也沒學會在公眾場合管理情緒。
這番自黑式的回應,倒是讓部分網友的態度有所緩和。
只是對于母女二人來說,失去的口碑想要重新建立,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努力。
當胡彥斌的拒絕、郝蕾的冷臉、蔡國慶的拍桌一一襲來,張可盈才發現,原來離開了"張凱麗女兒"這個保護殼,自己連在舞臺上好好站著都做不到。
最諷刺的是,母親用30年積攢的劉慧芳形象,卻培養出了一個連基本職業素養都沒有的女兒?;蛟S,這就是溺愛最殘酷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