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頻繁做噩夢的人過早死亡風險增加了三倍。這些人還表現出生物衰老明顯加速跡象。噩夢通過持續應激反應和睡眠中斷加速細胞老化,其危害超肥胖和吸煙,專家呼吁加強積極防治和主動干預。關注詳情。
閱讀文摘
最新研究顯示,頻繁做噩夢的人過早死亡風險增加了三倍,這些人還表現出生物衰老明顯加速跡象。身體的磨損程度比出生日期(年齡)所反映的還要嚴重。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由于噩夢會給睡眠中的身體帶來壓力和巨大消耗。
該研究整合了24萬余名兒童和成人的健康數據,通過測量染色體端粒長度評估生物年齡。研究人員表示,端粒長度已被證實可以作為判斷人體細胞衰老速度是否快于其實際年齡的一種輔助方法(部分長壽診所也常用此方法)。
研究發現:每周做噩夢的成年人,70歲前死亡風險為無噩夢者的3倍以上;噩夢觸發強烈"戰斗或逃跑"應激反應,導致應激激素皮質醇持續升高,加速細胞衰老。同時,睡眠中斷阻礙了夜間細胞的正常修復和調節機制。
噩夢對衰老的影響跨越了年齡、性別、種族及心理健康狀況。每月常常做噩夢者風險亦明顯上升。噩夢對早亡的預測性強于吸煙、肥胖等傳統致命性因素,約40%的死亡風險歸因于其引發的衰老加速現象。
醫學專家指出,大腦在睡眠中無法區分夢境與現實,導致噩夢引發了比清醒時更強烈的生理應激反應。應當把噩夢作為公共衛生健康問題給予主動干預措施和輔助治療,包括:避免恐怖刺激、改善睡眠環境、管理精神壓力、治療焦慮抑郁,對頑固性噩夢可尋求睡眠專家幫助治療和舒緩。
關注我們,獲取生物醫學前沿最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