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Meta 連挖數人后,OpenAI 終于正式打響反擊戰(zhàn)。
就在剛剛,據《連線》雜志報道,OpenAI 總裁 Greg Brockman 本周二在公司 Slack 群里宣布從特斯拉、xAI 和 Meta 挖來四位硬核工程師,并將加入 OpenAI 的擴展團隊。
地址:https://www.wired.com/story/openai-new-hires-scaling/
四人一字排開,來頭不小:
特斯拉軟件工程副總裁 David Lau
xAI 的基礎設施工程負責人 Uday Ruddarraju
xAI 的基礎設施工程師 Mike Dalton
Meta AI 研究員 Angela Fan
值得一提的是,Dalton 和 Ruddarraju 之前也都曾在 Robinhood 工作過。
Ruddarraju 在 xAI 期間主導了「Colossus」超算項目——20 萬塊 GPU、122 天完成整機部署、19 天即投入訓練,速度打破行業(yè)常規(guī),讓黃仁勛都直呼超人。
據去年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披露,驚人的落地速度引得 OpenAI CEO Sam Altman 親自派飛機繞場偵察,只為摸清其建設進度與能源布置。
四人即將加入的擴展團隊,主要負責 OpenAI 數據中心、硬件與軟件基礎設施的全天候運維,核心任務之一便是 由 OpenAI、軟銀集團和甲骨文于今年 1 月份官宣 的「星門計劃」(Stargate)。
該項目首期計劃投入 1000 億美元,未來四年計劃投入 5000 億美元,項目計劃配備數百萬個專用 AI 芯片,是旨在 支撐未來更大規(guī)模模型訓練的重要基礎設施。
可以說,星門項目不僅是 維持 OpenAI 在行業(yè)領先地位的關鍵,更是 幫助其沖擊 AGI 的壓艙石。
但相較于一直以來在模型研發(fā)、產品形態(tài)上的出色表現,此前長期依賴微軟的 OpenAI 在技術廣度和工程經驗都存在明顯補位空間。
而這四人的加入,恰逢其時。
Ruddarraju 在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表示:
基礎設施是研究與現實接軌的地方,而 OpenAI 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特別是星門計劃,這是一個基礎設施領域的大膽探索,正好契合我喜歡挑戰(zhàn)的系統(tǒng)級問題。
Lau 則在聲明中表示:「對我而言,推動安全、對齊良好的通用人工智能發(fā)展,已經成為我職業(yè)生涯下一階段最具意義的使命。」
OpenAI 這場「挖角」發(fā)生之際,Meta CEO 扎克伯格也同樣正在大舉招人,已經挖走至少 7 位 OpenAI 員工,開出的條件簡單粗暴:高薪+海量算力。
報道稱,小扎還將目光投向了 OpenAI 前 CTO Mira Murati 的 初創(chuàng)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已試圖挖走這家公司的部分員工。
但隨著 OpenAI 反手挖走特斯拉、xAI 和 Meta 的多位基礎設施骨干,這場頂級 AI 人才爭奪戰(zhàn)的天平開始產生了微妙的傾斜。而被 OpenAI 反手「偷家」后,也是時候輪到扎克伯格體會 Altman 上周的那種壓力了。
此次被挖的四人是誰:
David Lau | 特斯拉軟件工程副總裁
他本科就讀于斯坦福大學,2004 年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
畢業(yè)后,他加入了 Altera(后被英特爾收購),在這家公司工作了超過八年,從高級設計工程師一路做到嵌入式處理器工程經理,主導了多個微處理器與嵌入式系統(tǒng)的技術開發(fā)與團隊建設。
在 Altera 后期的任期中,他曾擔任嵌入式 IP 與軟件工程團隊主管,并參與了外派管理工作。
2014 年,他加入特斯拉,歷任固件工程與系統(tǒng)集成總監(jiān)、平臺與診斷高級總監(jiān),并在 2017 年升任為軟件工程副總裁至今。
在特斯拉期間,他全面負責車輛系統(tǒng)、云服務以及制造系統(tǒng)相關的軟件架構與團隊擴張,是公司軟件技術路線的重要推動者和高管之一。任職期間超過十一年,他見證并參與了特斯拉從自動駕駛到制造自動化等多個關鍵工程領域的快速演進。
Uday Ruddarraju | xAI 基礎設施工程主管
Uday Ruddarraju 擁有超過十年的一線架構與平臺建設經驗。
他目前居住于美國舊金山灣區(qū),擔任 xAI 和 X 平臺聯(lián)合的基礎設施工程主管期間,他領導了計算、網絡、存儲、數據平臺、生產與研究基礎設施,以及數據中心后端的團隊建設工作。
加入 xAI 之前,他曾在 Robinhood 任職近六年。
在 Robinhood 的高速增長期,他既是早期核心工程師也是技術負責人,全面統(tǒng)籌平臺基礎架構的擴展與穩(wěn)定運行。
他曾于 2023 年至 2024 年擔任高級工程總監(jiān),并在 2021 至 2022 年間擔任首席軟件工程師,更早期則擔任資深軟件工程師。
在加入 Robinhood 之前,Uday 曾在 eBay 工作超過五年,從最初的實習生做起,一路升任為云平臺技術負責人,深度參與并主導了 eBay 在 2015 年開始的大規(guī)模 Kubernetes 遷移計劃,并對 Kubernetes、OpenStack 等開源社區(qū)做出早期貢獻。
他擁有明尼蘇達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期間還曾擔任研究助理,積累了系統(tǒng)工程與基礎設施方向的學術與工程融合經驗。
Mike Dalton | xAI 基礎設施工程師
Mike Dalton 是 xAI 的技術團隊成員,專注于 AI 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在馬斯克旗下的 X 平臺兼任產品工程負責人,協(xié)助推動產品系統(tǒng)在底層架構上的整合與演進。
加入 xAI 之前,Mike 曾在 Robinhood 擔任首席架構師近五年。
在此之前,他在 Google 工作了超過七年,擔任 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云網絡數據面技術負責人,其代表成果被收錄在 USENIX 等頂會論文中,具有較高的行業(yè)影響力。
Mike 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他在 2005 至 2009 年間以研究生身份在斯坦福攻讀并完成博士學位,是典型的技術背景出身。
Angela Fan |Meta AI 研究員
Angela Fan 是一位長期專注于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與文本生成的研究科學家,目前常駐法國巴黎,曾在 Meta FAIR 擔任研究員。
在加入 FAIR 之前,她在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與 FAIR Paris 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文本生成。更早些時候,她曾在哈佛大學取得統(tǒng)計學本科學位,并擔任研究工程師。
Angela 在自然語言處理社區(qū)有極高影響力,她是多篇重量級論文的合著者,包括 2023 年發(fā)布、被引用超 1.6 萬次的《LLaMA 2: Open Foundation and Fine-Tuned Chat Models》,以及 2024 年的《The LLaMA 3 Herd of Models》,也是 2019 年廣泛使用的序列建模工具包 fairseq 的核心作者之一。
截至目前,她的論文總引用量已超過 4.6 萬次,h-index 為 42,i10-index 為 58。
這些文章也值得一看
最后,不妨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場硝煙彌漫的挖人大戰(zhàn)。
1??
2??
3??
4??
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