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現在是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到來了,主要是基于手機拍攝的普及、讓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拿起手機隨手一拍,就能拍出不錯的照片,使得拍照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加上網絡的推送,讓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所謂的“攝影作品”,不管是吃的、玩的,還是生活點滴,每個人都在分享自己的視角。雖然說人人都是攝影師時代到來了這句話似乎是對現在攝影普及的總結。但是,真的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攝影師嗎?會照相與成為攝影師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這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一點是,手機的拍攝性能其實與相機的拍攝性能不是一回事。手機的拍攝主要是以軟件算法為基礎的,而相機拍攝則是以光學原理為基礎的。通過軟件算法,再加上各種強大的拍照應用和一鍵美顏、濾鏡等功能,使得人人都可以用手機輕松拍出“美照”。這樣不但讓普通人成為了“攝影師”,還讓攝影拍照成為了人人都可參與的現象。
這樣真的就能讓大家都能成為“攝影師”,攝影不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了。不可否認,現在手機的拍攝功能確實很強大,能讓我們輕松的拍出不錯的照片。但前面已經說了,手機攝影屬于算法攝影,與相機的光學攝影存在本質上的差別。想要用相機拍出好照片,是需要拍攝者對相機各種拍攝參數進行一定的調整,比如光圈、快門、ISO等。拍攝者只有熟練掌握,才能用相機拍好照片。“會照相”的人可以通過手機拍出漂亮的照片,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掌握攝影技巧,就比如畫面構圖,它決定了照片的視覺效果。一個專業的攝影師,能夠根據被攝物體的特性、光線的變化以及環境的配合,選擇最佳的拍攝角度與構圖。而這一點,是普通人難以掌握的。
舉個例子,同樣是拍攝日落,普通人可能只是在夕陽下隨手一拍,雖然也能拍到美麗瞬間,但缺乏了對于畫面構圖、前景、層次感的合理安排,拍出來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攝影師則能通過合理的鏡頭安排,展現日落真實美感,甚至通過光線的變化營造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現在是數碼時代,后期處理與前期拍攝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即便是最好的照片,也需要經過后期處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專業的攝影師會使用各種后期處理軟件對照片進行精細的調整,包括曝光、色彩、銳度、對比度等多個方面的優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照片的美感體現出來。相比之下,普通人在拍照后,一般都會直接上傳到網絡,很少會對照片進行深入的后期調整,最多就是使用簡單的濾鏡應用。雖然這種方式很方便,但畫面的真正效果是不容易展現出來的。
綜上所述,“人人都是攝影家的時代到來了”,這句話折射出攝影普及帶來的社會變革,也展現了攝影作為普通人通過鏡頭表達自己想法的普及。然而,盡管每個人都能拍照,每個人也都可以通過手機記錄自己的生活,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能真正成為攝影師。會照相和成為攝影師之間,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攝影師不僅僅依賴拍攝技術,更依賴自己對攝影本身的理解與想法的表達。因此,在這個人人都能拍照的時代,真正的攝影師依然是比較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