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說,腎為先天之本。
它藏著身體的精華,收納五臟之氣,好比生命的“發動機”。腎要是悄悄“病”了,身體往往不會立刻大聲呼喊,等有明顯不舒服時,可能就有點晚了。
不過,腎好不好,jiojio能知道。
足少陰腎經起于腳小趾下方,腳部的一些變化,能側面反映腎氣的盛衰。
如果腳上沒有下面這3個關鍵表現,那說明您的“先天之本”底子還算不賴。
1
—The First—
腎為先天之本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與脾為后天之本相對應。
這種觀點在《內經》中已出現,明代的《醫宗必讀》中有了更為完整的闡述:“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故曰先天之本在腎。”
腎是人體先天稟賦、生長發育、臟腑功能的根本,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腎主藏精:管發育、生殖、先天根基。腎精(陰陽)虛了,或生內熱(五心煩熱、盜汗遺精),或畏寒怕冷(腰膝冷、手腳涼、精力差)。
腎主納氣:肺吸氣,腎要穩穩接住這口氣兒往下沉。腎氣不足,吸氣淺、易喘。
腎主水液:身體水液的“總調度”。失調了,容易水腫、尿量不正常。
腎主骨、生髓:骨骼、腦髓、牙齒好不好,看腎精足不足。
腎開竅于耳及二陰:耳鳴、聽力差,或尿頻、尿少等二便問題,常和腎有關。
2
—The Second—
腎臟好不好
低頭看看腳
現代角度看,腎是巨大的“凈化工廠”,排出廢物、回收營養。這個“篩子”堵了漏了,身體毒素積累、營養失衡,麻煩可就大了。
關鍵是,腎這個“工廠”太能忍!病初期常不喊疼。觀察腳部變化,就是個簡單易行的早期預警法。
一
看腳趾
“看家”的小趾是腎經“起點”。
小趾粗壯厚實有肉感,通常說明“腎氣庫存”比較足,功能狀態好。
如果小趾看起來特別細薄、瘦小(不是指天生個頭小,而是相對干癟缺乏“氣色感”),可能提示腎氣相對衰弱些,需要關注。
二
看腳趾甲
①健康的趾甲狀態:趾甲顏色粉嫩,猶如盛開的櫻花花瓣。月牙占趾甲長度的1/5。
②腎的問題狀態:
縱向紋路明顯:身體可能處于過度疲勞、亞健康狀態。
甲色蒼白無華:可能氣血不足,提示貧血等問題。
甲色青紫發暗:腳部氣血循環不好,可能頭暈頭痛。
甲色半白,尖端發黑(特別是小趾甲):高度提示腎臟狀態欠佳!這個表現值得特別留意,盡早關注。
三
看腳掌掌紋
主要看腳拇趾腹側的皮膚,如果有網狀的且比較粗的紋路,還有針孔狀損傷的,則腎臟的功能不太好,精力下降,欲望也會減退等。
四
看鞋底磨損情況
后腳跟外側磨得特別嚴重,這種不尋常的磨損模式,也可能和腎氣不足影響身體力線有關聯。
3
—The Third—
補腎保健這樣做
1
熱水泡腳
最佳時段:晚7-9點腎經當令
做法:水溫40℃左右,木盆最好,泡15-30分鐘,微微出汗即可。
功效:溫暖水流能引氣血下行,幫腎經“加加油”,疏通經絡祛寒濕。
2
用腳后跟健走
做法:邁大步!腳后跟先著地,腳尖向前蹬,像輕輕“踢球”一樣,后腳蹬地時提起腳跟。腰背挺直,膝蓋別打彎。
功效:每一步都刺激腳后跟,這個部位有腎經關聯穴位,經常刺激有利于強腎固本,堅持走筋骨強。
3
晨起握固
做法:拇指尖扣在無名指根,肝經勞宮就在這附近,其余四指合攏握住拇指,稍稍用力即可。走路、坐車、看電視時,隨時隨地都能練習。
功效:簡單小動作,能幫腎把“精”好好收藏在體內不外泄,養精神蓄能量。
4
提踵顛足
做法:并腳站立,五趾抓地,提肛收腹,提腳跟(踮腳)。肩沉頭頂天,然后,讓腳跟輕輕落下,溫柔震動全身。
功效: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和腎經,輕震地面則可以按摩到五臟六腑,調暢氣機。
低頭看腳,是老祖宗觀察身體的智慧,幫咱們留意腎發出的問題信號。
但這些自測法主要是輔助觀察和提醒。
如果腳上變化讓你擔憂,或者伴隨持續性的腰膝酸軟、乏力怕冷、夜尿頻繁、浮腫、明顯的聽力/精力下降等,請務必尋求專業中醫師問診!
養腎就是養根基。觀察小信號,用好日常養腎法,呵護好咱們寶貴的“先天之本”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