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育”見未來
走進平江縣廣袤田野間,水稻育秧播種機正忙碌著,奏響了一曲熱鬧的“育秧進行曲”,秧苗首次乘坐“過山車”進入田間“育嬰室”,告別了以往育秧“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當前正值中稻育秧關鍵期,農發行平江縣支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以1億元信貸資金精準滴灌,為中稻、晚稻育秧注入金融“活水”,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深入調研,破解育秧資金難題
在調研中,該行了解到當地傳統育秧方式分散、效率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大,難以滿足規模化農業生產需求。而集中育秧具有標準化、集約化、科技化優勢,能有效提高秧苗質量和產量,但前期建設資金投入大,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此,該行主動作為,組建專業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業企業,了解集中育秧項目的實際需求和困難。通過與政府部門、企業多次溝通協調,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為項目提供長期、穩定、低成本的信貸資金支持。
科技賦能,提升育秧質量效益
在集中育秧項目建設中,該行積極推動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助力企業引進先進的育秧技術和設備。通過智能化育秧系統,可根據秧苗生長需求,精準調控溫度、濕度、光照和養分,有效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據測算,采用集中育秧方式,秧苗成活率比傳統方式提高了15%以上,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集中育秧項目還能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持續發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集中育秧項目為契機,持續加大對農業農村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徑,圍繞糧食生產、農業產業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貢獻更多農發行力量。
未來,農發行平江縣支行將繼續秉持“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使命擔當,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田間地頭,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書寫更加精彩的政策性金融篇章。(柴斯、謝自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