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單方面取消了原定7月舉行的中歐高層經濟對話?!边@則在6月17日公布的消息,在國際政經圈引發震動。歐盟官員輕描淡寫地表示“與中國討論貿易問題沒有意義”。
這一動作來得突然,卻并不令人意外:就在此前半個月,歐盟已悄然通過一項決定,限制中國企業參與其價值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設備公共采購項目,為期五年。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7月6日。中國財政部發布一紙通知:即日起,政府采購預算金額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器械項目,將排除歐盟企業參與,但特別注明:在華歐資企業不受影響。這份措辭精準的文件,正是對歐盟無理舉動的對等反制。
歐盟的“變臉戲法”
就在中國反制措施出臺前一周,王毅外長還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親切會晤。
雙方共同承諾致力于“穩定、建設性”的關系,為中歐建交50周年描繪合作藍圖。然而王毅外長的專機尚未返航,歐盟已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亮出紅牌”。
歐盟的貿易保護行動早有預兆。6月初,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對中國醫療器械的采購禁令,成為歐盟首次啟動相關機制的實戰應用。
根據規定,我國醫療器械企業被排除在歐盟高價值公共采購項目之外。更有甚者,歐盟還規定:即使有中標者,其使用的中國產醫療器械也不能超過50%。
歐盟的貿易保護不只限于醫療器械。在涉俄制裁框架下,歐盟制裁了兩家中資銀行;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最高38.1%的臨時關稅。
在稀土問題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G7峰會上公開宣稱中國“將稀土主導地位武器化”。一系列動作密集而出,構成了歐盟對華的系統性貿易打壓。
7月6日我國財政部的通知,堪稱國際貿易反制措施的經典之作:采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項目,排除歐盟企業參與,但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受限制。
中國的反制措施不搞擴大化。商務部發言人特別強調:“我國措施只針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
對于確實需要歐盟進口產品的特殊情況,政策也留了例外:僅歐盟進口產品能滿足需求時可不執行限制。這種既強硬又克制的態度,為后續談判留足了空間。
歐盟的“戰略誤判”
歐盟在6月取消中歐高層經濟對話時,打的算盤是以制裁我國為籌碼,期望能夠討好美國這個“關鍵盟友”。
在G7峰會上,馮德萊恩將“打破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作為核心議題,試圖構建“歐美聯手施壓中國”的局面,換取美國在歐盟關稅談判中的讓步。
歐盟的如意算盤被特朗普的意外表態打亂。這位美國前總統在峰會開幕式上語出驚人:“如果有人想讓中國加入G7,我不反對”。
更戲劇性的是,特朗普僅在峰會停留一天便提前離場,對馮德萊恩的“聯手套路”采取“冷處理”。
特朗普的反常舉動背后是利益計算:中美倫敦談判后,我國已放寬對美民用稀土出口審批,軍用稀土談判也進入關鍵階段。
特朗普顯然不愿因歐盟的“攪局”破壞現有談判成果。歐盟既未認清中美經濟的深層互補性,更忽視了歐美產業的高度同質化競爭本質。
歐盟對中國醫療器械設限的真正原因,是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已威脅到歐洲傳統巨頭的市場地位。短短數年間,中國高端醫療設備技術突飛猛進,價格優勢更讓歐洲企業壓力倍增。
歐盟市場70%依賴公共采購,500萬歐元以上項目更占總額60%。設限看似“保護本土”,實則是面對中國創新洪流的焦慮性防御。
諷刺的是,歐盟自身通過巨額補貼扶持產業,卻指控中國“扭曲市場”,這種雙重標準讓所謂“全球最開放市場”的口號顯得蒼白。
我國的反制措施看似強硬,實則是“以戰止戰”的戰略選擇。通過精準打擊歐盟的核心利益,迫使歐盟回到談判桌。
歷史證明,歐盟在遭受實質性損失后往往會調整立場:2024年電動汽車爭端中,中國通過反制乳制品、白蘭地等行業,最終讓歐盟放棄加稅。
我國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的地位,使反制措施具有足夠威懾力。中國此次限制歐盟醫療器械采購,將直接影響這些企業的訂單,尤其是4500萬元以上的高端設備采購項目。
2025年7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將聯袂訪華,這是自2023年中歐關系低谷后的首次高層會晤。
此次峰會正值中歐建交50周年的重要時刻,有望成為中歐關系的轉折點。盡管當前摩擦加劇,中歐經貿關系仍然緊密。
雙方在去年的貿易額高達7858億美元,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歐盟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利潤遠超本土,若全面對抗,歐洲經濟將遭受重創。
中國始終強調“合作共贏”,此次反制措施也明確豁免在華歐資企業,表明中國仍希望穩定中歐經貿關系。
中歐雙方在經濟、科技、人文三大領域構建可持續的合作體系,例如在經濟領域優化合作結構,設立電動汽車產業對話機制;在科技領域聯合研發綠色技術。
歐盟貿易委員瓦爾季斯曾信誓旦旦宣稱歐洲要追求“戰略自主”。但當他們為討好美國而取消與中國的對話時,這種“自主”顯得多么蒼白。
7月底,歐盟領導人將踏上飛往中國的航班參加中歐峰會。不知他們是否會思考:當中國7.0T核磁共振儀性能比肩歐洲卻便宜三成時,真正的出路究竟是筑起貿易高墻還是敞開合作大門?答案可能就在我國那份堅定又留有余地的反制通知中:對等才有公平,合作才能共贏。
參考資料:
《中國財政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