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光伏行業“反內卷”風暴正攪動資本市場。7月3日工信部召開的光伏企業座談會,將低價無序競爭問題正式推向政策治理的前臺。
而在這場行業“反內卷”的集體上漲中,常州光伏玻璃龍頭亞瑪頓(002623)顯得格外扎眼,“5天4板”儼然一副最大受益者的姿態。
但狂歡背后,公司巨虧的業績、持續下滑的毛利率,與股價的凌厲走勢反差鮮明。
那么,亞瑪頓究竟是光伏“反內卷”最大受益者?還是游資導演的短期泡沫?
一、“反內卷”狂歡
光伏行業的“反內卷”動作正密集落地。
7月3日,工信部召集通威、隆基、晶科、天合等14家頭部企業掌門人參會,直指行業頑疾“低價無序競爭”,明確將通過綜合治理推動產能出清、品質升級。當日,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朋友圈直言“會議給予行業巨大信心”,政策暖風讓光伏板塊迎來情緒提振。
而亞瑪頓的5天4板,更與一則公司董秘劉芹關于“減產”消息的回應直接相關。
7月1日,針對“頭部光伏玻璃企業7 月起集體減產30%” 的市場傳聞,劉芹確認“行業減產屬實”,并表示“產能加速出清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這一回應恰好踩中政策“反內卷”的節奏,成為股價拉升的導火索。
從基本面看,光伏玻璃產能過剩問題早已凸顯。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研報顯示,2024年國內產量達2900萬噸,需求僅2138 萬噸,開工率不足70%;產品價格較2023年高點下跌超30%;而隆眾資訊顯示,今年6月,光伏玻璃價格更是跌至10.5元/平方米,低于多數企業生產成本,部分廠商早在6月前已啟動減產或停產。
在此背景下,亞瑪頓的業績承壓明顯。
2024年,公司錄得5年來首虧,歸屬凈利潤巨虧1.27 億元;2025年一季度,歸屬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58.25%和162.28%。
毛利率表現更觸目驚心——2020 年至2024年連續5年下滑,從15.96%跌至4.50%,僅為五年前的零頭;盡管今年一季度小幅回升至7.23%,但較五年前依然腰斬。
深水財經社觀察到,股價與基本面背離,亞瑪頓買賣席位呈現典型“游資主導”特征。
7月8日盤后龍虎榜顯示,國泰海通證券上海靜安區新閘路營業部以2991萬元凈買入居首,該席位以短線操作見長。值得注意的是,兩家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買入2876萬元、賣出2709萬元,凈買入僅167萬元,近乎“左右手對倒”。
這種資金結構表明,股價暴漲大概率是游資借政策東風的短期炒作,而非基本面改善的價值重估。
二、海外項目引發市場猜想
深水財經社進一步觀察到,市場對亞瑪頓的狂熱追捧,除了政策催化,還與一則海外布局消息相關。
今年4月,公司公告擬在阿聯酋投建年產50萬噸光伏玻璃生產線,總投資2.4億美元,聚焦1.6mm超薄光伏玻璃等主流產品,項目選址阿布扎比哈利法工業園自貿區。
巧合的是,同為常州企業的光伏巨頭天合光能(688599),2023年10月就宣布在同一園區打造垂直一體化基地,涵蓋硅料、硅片、組件等環節。
兩家企業的海外項目“比鄰而居”,讓市場浮想聯翩——是否會形成產業鏈協同?
不過,亞瑪頓在7月8日晚間的公告中明確表示:近期公司關于“光伏玻璃行業減產”的媒體采訪,僅客觀說明行業動態及海外戰略,未涉及自身生產安排或業績預測。
從行業邏輯看,海外光伏市場雖增長迅猛,但競爭同樣激烈。2.4億美元的阿聯酋項目投資對亞瑪頓而言,更是不小的資金壓力,項目能否按計劃投產、何時貢獻業績,仍是未知數。
光伏“反內卷”政策確實為行業帶來長期利好,但亞瑪頓5天4板的暴漲,更多是短期情緒與資金炒作的共振。當政策熱度消退,股價終將回歸基本面——連續下滑的毛利率、海外項目的不確定性,都是懸在股價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追逐政策紅利時,更需警惕“故事大于業績”的風險,避免成為炒作盛宴的最后接棒者。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