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已經是我國防疫政策優化后的第三年了,國家出臺諸多政策,持續擴大內需,有效推動國內經濟呈穩步向好發展態勢。但消費市場的恢復不如預期,消費降級明顯,尤其是玩具等非必需品領域表現更為顯著。
今年上半年,國內玩具行業的熱點和關注點集中在潮玩領域,傳統玩具市場依舊比較低迷,少有爆款產品跑出,且熱銷款銷售也呈下滑趨勢;實體渠道經營愈加困難,縮小規模還是轉型是擺在渠道商面前的一道難題。
爆款稀缺熱銷款下滑
回顧今年前6個月,傳統玩具行業沒有引發轟動的大爆款產品出現,所以市場整體比較安靜和平淡。而熱銷款如卡牌、積木人的表現也不如預期。多位渠道商表示,第一季度因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高熱度帶動,卡牌銷售還可以,但隨著影片熱度下滑,相關卡牌銷售也下降很多,再加上沒有其他爆款出現,最終導致卡牌上半年的銷售整體不如往年。
渠道商談及熱銷款下滑的原因時提到,無論是之前的“奧特曼”系列,去年的“小馬寶莉”系列,還是今年的“哪吒2”系列,無一不證明卡牌的銷售是受IP驅動的。在前一個IP熱度下滑而又沒有同樣熱度的IP崛起的情況下,卡牌銷售下滑是必然的。
《哪吒之魔童鬧海》熱映帶動卡牌銷售(圖源卡游&集卡社天貓旗艦店)
前幾年,積木人剛推出時屬于創新品類,讓市場、消費者都感覺到眼前一亮,再疊加IP加持、拼裝門檻低、價格相對低等優勢,因而成為了爆款品類。隨著國內推出積木人的品牌變多,這一品類也進入了卷IP、卷價格的激烈競爭階段。在產品激增、玩法并沒有太大的突破、無爆款IP加持的情況下,消費者對積木人的新鮮感逐漸減弱,從而影響產品銷售。
多品類產品表現亮眼
雖然上半年市場沒有大爆款,但也有部分品類表現亮眼,比如益智教育類產品始終具有一定市場,銷售較好的品牌有名校堂、銳族、計客、凱叔講故事等,以早教機/故事機為主;季節性的產品因創新而跑出,代表品類是煙花水槍;禮盒類產品在春節、“五一”、兒童節等節點較受歡迎,是送禮必備;“炫卡斗士”“奇妙萌可”等動漫主題產品、小精巧的合金車模等亦有一定市場等。
還有些產品憑借創新與新媒體營銷翻紅,比如愛動的颼狗摩托車。據渠道商介紹,他們很多年前就賣過颼狗摩托車,之后熱度下滑,就清庫存沒再賣了。如今全新的颼狗摩托車玩法更多,比如多款摩托車可收集、摩托車可拼裝、配備收集卡、具有多種特技玩法、一套軌道多重組合玩法等。再加上出品方在新媒體的大力宣傳與推廣,颼狗摩托車銷售表現突出,不少渠道商表示該產品目前還處于缺貨狀態。
愛動的颼狗摩托車(圖源愛動玩具天貓旗艦店)
傳統實體渠道經營難
中外玩具網記者今年以來相繼走訪了廣州的商場、購物中心、步行街,以及超市、校邊店等,非常直觀的感知是除了母嬰渠道外,銷售傳統玩具的門店越來越少,即便部分門店有銷售傳統玩具,但多數不是陳列在顯著位置;還有些門店銷售的傳統玩具比較“陳舊”,不太契合潮流。
“現在實體店的傳統玩具比較難賣,即便是大牌也不好賣。”山西玩具渠道商王先生介紹說,因為傳統玩具還有固定的渠道,所以他們也繼續在做,但在逐漸減少品類。目前,傳統玩具大概占他們總營收的三成左右,且不排除未來會繼續降低比例的可能。
還有渠道商提到,今年零售終端銷售還可以,但批發下滑很大,主要是很多下游客戶不做玩具了。“前幾年卡牌、積木人爆火,很多客戶都是靠這些品類支撐業績,隨著這兩大品類銷售下滑,其他品類又不好賣,客戶覺得生意不好做就慢慢退出了。”這種情況也使渠道商再次意識到,傳統玩具實體中間商未來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傳統實體中間商生意難做,終端零售門店也不好過。有渠道商告訴中外玩具網記者,很多開設地區連鎖玩具店的玩具商屬于重資產運營,近年正面臨生意不佳而經營成本大的難題。為了降低投入、減少風險,部分經營終端的玩具商已經在規劃關店,希望把生意盤子縮小。
傳統玩具在實體門店的陳列位置越來越不顯眼(資料圖)
傳統實體渠道經營之所以會這樣困難,客觀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年輕一代的父母雖然舍得為孩子花錢,但他們的消費習慣是網購,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價格可能還比實體店便宜,還能七天無理由退貨;集合店、精品店等潮流渠道也有引入傳統玩具,而這類渠道多數是廠家直接對接,中間商能對接的客戶主要是地區性潮流渠道,但隨著大型連鎖潮流渠道不斷在下沉市場布局,也會沖擊地區潮流渠道,進而影響中間商的生意等。
緊跟變化期待新品類
結合這幾年的市場行情,廠商都深刻意識到,面對無法改變的客觀難題,要生存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同時,雖然新生兒數量在下滑,但傳統玩具市場并非完全不可為,只是比起以前會差很遠,而且需要廠商付出更多的精力、財力,才能有所收獲。
具體來說,企業要創新且要嘗試打破現有品類桎梏,推出具有突破性的品類。一位西北地區的渠道商提到,由于這兩年市場行業不太好,企業的經營壓力比較大,不敢在新品方面有太大的投入,多數創新也都是微創新,這點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市場角度看,現有大部分品類都已經陷入了“紅海競爭”,外觀、功能、玩法等區別不會很大,各方面的創新也已經基本見頂。這種情況下,企業推出的有些許創新的產品或許會比舊款好賣,但很難實現銷售的大突破。“市場需要突破性的品類,類似于積木人,以此攪熱市場,為行業注入活力。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難度確實很大,對企業的創新實力要求很高。”
市場需要更多如積木人這樣的突破性品類
對于渠道商尤其是實體渠道商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洞察力與產品整合能力,要時刻關注市場潮流變化,并順應變化調整經營品類;要理性對待熱銷款,要精準地判斷引入熱銷款的品類、時間、數量等,不要盲目跟風。一位深耕行業數十年的渠道商表示,單純聚焦傳統玩具的渠道商或玩具門店未來很難生存,要獲取生存空間就要向綜合型服務商拓展,擴充品類從而確保既能服務14歲以下的嬰幼童,又能滿足14歲以上消費群體的需求。
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曾說過:“我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國內玩具市場,廠商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及時跟上潮流,并且隨時調整規劃布局策略,防止因跟不上變化而被淘汰。
▍來源:中外玩具網(ctoy-gdta) 文/編輯:Critic/Sala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