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3日起,人民日報國際版開設“邊城見聞”專欄,以整版規模推出系列報道,記者將 實地采訪 中國陸地邊境地區的共45個地市州盟,講述中國與周邊國 家文 化交流、民心相通 、經貿往來等故事,見證中國與周邊國家親誠惠容行大道、命運與共開新篇的實踐。其中已刊發的報道以扎實深入的一線調研、鮮活生動的邊城故事、聯動融合的報道機制,引發讀者認同點贊,取得良好傳播效果,“人民日報研究”帶您一起感受。
小切口聚焦落實進度
中國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運與共。中國同周邊國家的友好交往史是一部生動的文明交流互鑒史,在新時代不斷展現新的氣象與活力。“邊城見聞”系列報道以中國與周邊國家邊境城市交往交融為切口,以人文交流為載體,生動展現跨越千年的文明互鑒、共同發展歷程,深刻詮釋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是貫徹落實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精神的創新舉措。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在已見報的報道中,記者走進云南保山和順古鎮,講述“西南第一僑鄉”的和順人在崇山峻嶺間開辟一條文化交流、經貿往來通道,培育開放眼界和包容胸襟的事跡;從“磨丁”到“磨憨”,展現中老兩國從古道驛站到現代口岸的互聯互通美好故事,以及中老邊民相親相愛的綿長友誼;在充滿異域風情的邊陲小城阿爾山,揭示這里被外國游客特別是蒙古國游客作為“治愈系”“打卡地”的獨特密碼……每期報道均立足邊城特色,在深入挖掘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經貿往來的悠久歷史和時代新貌中,將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故事貫穿報道,如:《境內外“同唱一首歌”》中,從誕生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月光下的鳳尾竹》《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到緬甸老歌《海鷗》,講述當地利用音樂這一共通語言舉辦各類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中緬兩國人民的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跨越國界的“胞波”情誼》中,相約一起參加潑水節的緬甸姑娘占喊和她在寨子里結識的中國閨蜜妹鳳,讓“一寨兩國”的人們親如一家得以具象呈現……這些精心選取的國與國之間“民相親”“心相通”的故事,讓人讀后留下深刻印象,生動展現出中國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不斷開辟的新境界,切實把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了實處。
好文風展現交往氣象
好的文風講求語言生動、筆觸細膩和見解深刻,能夠觸動讀者心靈。“邊城見聞”,顧名思義就是把在邊城的所見所聞呈現出來,人民日報記者秉持“提高質量、改進文風、貼近讀者、引人入勝”要求,在踐行“四力”中,帶領讀者身臨其境般感受邊城與周邊國家人文交流的歷程,感受邊城在新時代不斷展現的新的氣象與活力。品讀“邊城見聞”系列報道,好文風在文章架構、細節描寫和版式設計等方面都有突出體現。
從文章架構看,系列報道注重在吸引讀者閱讀上下功夫。《普蘭口岸訪邊民》中,從記者通過社交媒體“父輩跟你講過他們在‘尼泊爾大廈’的生活嗎?”的發問引出,吸引讀者跟著文章探究“尼泊爾大廈”的背后深意;《聆聽人文相親“立體樂章”》一文,用“前奏”“合奏”和“回響”分別作為三個部分的小標題,與文章大標題中“立體樂章”呼應的同時,豐富了報道層次,提升了文章的韻律感。
從細節描寫看,系列報道多用邊民接地氣的生活化語言和樸實自然的行為描寫,體現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已融入日常的特點。《大山深處有僑鄉》中,對尹家“花大門”陳設的描寫——“客廳墻上掛著意大利的掛鐘,房間一角擺放著英國的縫紉機,陽臺的鐵質欄桿也來自英國,柜子里還有來自德國的煤氣爐”,以細節呈現文化包容形成和順之美;《走訪現代口岸,感受古道驛站》中,勐臘縣曼烈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組長巖書在聽到老撾“老庚”的“中國的路越修越寬嘍!”感嘆后,發出“下次趕擺,你們把老婆娃娃都帶來,熱鬧!”的邀請,語言質樸真誠,充滿生活味,中老邊民在互市中結下的深厚友誼躍然紙上。
從版式設計看,系列報道采用圖文并茂的編排方式,主稿外圍以半圓形線條環抱,寓意“人文相親”,精心選取能夠直觀展現邊城新氣象和人物故事的圖片,錯落有致點綴在主稿外圍,新聞報道與現場照片呼應,“記者札記”“鏈接”和地圖等版面元素配合用心,版式識別度高,邊城特色濃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新機制體現變革成效
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創新機制是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內在要求。已刊發的系列報道由人民日報各部門單位的多名記者深度參與,這在以往同類報道中是不多見的。
系列報道從選題策劃、采訪拍攝到報道撰寫等各個環節,依托報社外宣工作協調機制,各方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全社一盤棋”的優勢充分發揮,使報道品質更上層樓。《感受今日“霞客精神”》報道的6張照片中,有4張為人民網記者拍攝,用專業影像記錄采訪現場和邊城景象。
系列報道在紙媒刊發的同時,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首頁、環球網首頁首屏重點推薦,形成主流平臺集中展現的強傳播態勢;報道經過新媒體轉化后,在人民日報國際全媒體矩陣平臺同步落地,形成線上線下、內宣外宣一體聯動的傳播格局。目前,系列報道全網曝光量超2億人次。
好創意催生好報道,好機制帶來好傳播。“邊城見聞”系列報道的成功啟示我們,做好周邊人文交流大文章,主流媒體責任重大、大有可為,要用好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成果,提升宣傳意識,加強統籌策劃,豐富報道形態,放大傳播效果,成為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交流互鑒、民心相通的紐帶橋梁。
更多內容 點擊閱讀:
作 者:王向令
編 輯:葛 燊
核 校:李星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