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路過你的墳墓
文/康雪
用一小塊土地
能寫一封多長的信?
昨夜夢見你,仍是年輕、瘦削
很難相信
這些茂盛的蕨類
就是你二十年前的語氣
我們相識太早
見面卻寥寥可數
很難相信,這里梔子花越開越多
白色竟是一種激動的
色彩
我該用什么回信?
天已透亮,路過的人們看見
草葉上的露水
而我只看見,淚珠滾滾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首屆“愛在麗江 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年度冠軍詩人康雪的詩《路過你的墳墓》,這首詩可以看作是一首悼亡詩,這位已故之人很可能是故友,詩人因夢而悼念故友,可以說是以夢的形式路過墳墓,通過對墓地周圍植物的描寫,反映人物的個性,真情自然流露詩間。這種以物寫人的表現手法,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細膩的情感,以及對文字及情感的節奏把握。從開始的夢到最后的淚珠滾滾,詩中的情感是逐步醞釀升華的,詩人對植物的描寫融入人類的情緒,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令人印象深刻。
先看這兩句“用一小塊土地/能寫一封多長的信?”,詩人在開頭制造懸念,而且是用土地寫信,如此奇怪的方式開頭,足以拉住讀者的神經。用土地寫信本身就暗含了一種特殊情感的表達。再加上詩題中的墳墓二字,意味就深長了,這首詩或可看作是為死者寫的回信。
接著,詩人以夢的形式遇到故人,還是年輕瘦削,說明故人是英年早逝,這就更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感傷,以詩抒發生命無常的哀傷,更重要的是對夢的回應。
緊接著,詩人開始寫墳墓旁茂盛的蕨類植物,將其比喻成故人二十年前的語氣,這不禁讓人聯想蕨類到底是怎樣一種表現形式,會讓詩人將其聯系到故人的語氣上,如果沒見過這種植物,還真不好意會了。或許,詩人想表達的是年輕氣盛,精神熠熠。這是詩人的第一個難以置信。
再看詩人的第二個難以置信,雖然之前見面寥寥可數,而詩人卻借現在墳墓邊的梔子花的白色表達的是激動的色彩,或許,這正暗示了之前與故人見面雖然少,但每次都是十分激動的心情,這有一種特殊的情愫在詩人心中產生。從這兩次的難以置信來看,詩人以另一種方式讓故人活在了世界上,這也是一種特殊的紀念方式,讀來令人些許感動。
接著,詩人寫道“我該用什么回信?”再次發出疑問,再次拉緊讀者的神經,答案只能是以文字、以詩歌的方式回信。而此時,“天已透亮”說明詩人夢醒了,詩人將自己看到的草葉上的露水當作淚珠滾滾,與路人們看到的進行對比,更突出、更加強了詩人在夢中傷極而泣的情緒,并且將夢和現實緊密聯系起來,進一步升華了詩歌的情感。
詩歌的結尾以淚珠滾滾結束,持續帶動著讀者的情緒,而詩人同樣沉浸在夢醒后的悲傷之中。這首詩,以夢,以植物抒情,同時,和現實密切相關,說明詩人對故人的念想之深,記憶之清晰。或許,在世時見面雖少,但是一見如故,只有這樣深厚的情誼,才足以讓詩人動心動容,詩歌才足以打動讀者,牽動讀者的情緒。這首小詩,無疑是成功的,詩歌的構思及表現手法是值得學習借鑒的。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
詩人簡介
康雪,曾用筆名夕染。女, 1990年生,湖南新化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第二屆草堂年度青年詩人獎、第四屆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等,參加詩刊第34屆青春詩會、第四屆人民文學新浪潮詩會,有作品發表于《人民文學》《詩刊》《十月》《青年作家》《中國詩歌》《花城》《星星》 等。出版詩集《回到一朵蘋果花上》。獲首屆“愛在麗江 中國七夕情詩會”愛情詩接力賽年度冠軍大獎。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6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 (六)》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