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上瞼下垂則恰似這扇窗戶被蓋上了一層簾布,不但影響外觀神態,還可能對視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你是否經常覺得自己眼皮沉重、提不起眼睛?或是孩子雙眼大小不對稱,甚至出現視物困難?這些都有可能與“上瞼下垂”有關。
下面裴亮醫生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什么是上瞼下垂,它的類型、成因,以及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改善。
裴亮醫生:什么是上瞼下垂?
上瞼下垂是指由于某些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導致上眼瞼無法正常抬起,使得眼瞼下垂,遮擋部分或全部瞳孔。正常人在平視時,上瞼緣應該只遮住部分角膜(約2mm以內),而一旦遮蓋范圍超過瞳孔上緣上2mm,即可診斷為上瞼下垂。
根據下垂程度可將其分為三類:
- 輕度:瞼緣遮蓋角膜不超過4mm,遮住瞳孔的不到1/3;
- 中度:瞼緣遮蓋角膜4-6mm,遮住瞳孔的1/3至1/2;
- 重度:瞼緣遮蓋角膜超過6mm,遮住瞳孔1/2以上,甚至全部。
裴亮醫生:上瞼下垂的類型及原因
1、先天性上瞼下垂
這種類型多在兒童時期就表現明顯,最常見的原因為提上瞼肌發育不良或動眼神經發育異常。如果不及時矯正,尤其在嬰幼兒期可能影響正常視力發育,甚至引發“弱視”或“斜視”。
2、后天性上瞼下垂
這一類發生在成年人群中,常由以下幾種因素造成:
- 神經源性
- 動眼神經麻痹:如因腦部腫瘤、外傷、腦血管意外等影響神經傳導,引發瞼肌無力。
- 霍納綜合征:交感神經受損造成的一系列癥狀之一,包括輕度上瞼下垂、瞳孔縮小、無汗等特征。
- 肌源性
- 重癥肌無力:一種神經肌肉傳導疾病,常表現為眼皮無力,并隨疲勞加重。
- 進行性外眼肌麻痹:一種罕見的進行性神經肌肉退行性疾病,通常雙眼下垂。
- 腱膜性
- 由于提上瞼肌腱膜松弛或斷裂較常見于中老年人或外傷后,造成提肌“拉不住”眼皮。
- 機械性
- 如眼瞼腫瘤、水腫等導致眼瞼自身負重增加,使提肌受阻。
- 外傷性
- 眼眶或上瞼組織受損后,可能影響肌肉和神經功能,造成眼皮抬不起來。
3、老年性上瞼下垂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力量逐漸衰退,提上瞼肌的腱膜出現松弛或斷裂,導致眼瞼自然下垂,是常見的中老年人上瞼下垂原因之一。
裴亮醫生:上瞼下垂的改善方法
上瞼下垂并不是“無藥可救”,現代醫學通過多種手術方式能夠有效矯正不同類型與程度的下垂情況,恢復眼部美觀和功能。
1、提上瞼肌縮短術
適用于提上瞼肌有部分功能者。通過縮短提肌長度,加強其提拉上瞼的能力,實現改善瞼裂開度的目的。
2、Müller肌縮短術
適合肌肉功能尚可、但下垂輕中度的患者,屬于一種較為微創的手術方式。通過提升Müller肌收縮能力,實現瞼裂改善。
3、額肌懸吊術
適用于重度下垂或提肌功能嚴重不足的患者。手術通過使用人工材料或自身筋膜將額肌與上瞼肌連接,借由額肌牽動力帶動瞼部上抬。
4、CFS術
CFS+LM即結膜上穹窿聯合筋膜鞘懸吊+ 部分提上瞼肌復合體縮短。(其中CFS為附著于結膜上穹窿的提上瞼肌與上直肌的聯合筋膜鞘,LM為提上瞼肌、米勒氏肌復合體)
CFS術更符合理想的臨床要求,該方法不僅能夠動態的地提升上眼瞼的高度,因為力量的方向還完全維持了原本提上瞼肌力量的方向,所以還能同時保障眼瞼與眼球的正常貼附度和位置。適用于重度上瞼下垂
上瞼下垂是一種常見的眼瞼功能問題,它既可先天形成,也可因后天病變所致。通過精準診斷病因,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瞼功能與視覺質量,提升生活品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