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爐的一份128頁重量級報告揭開了SpaceX在NASA重大項目中的真實角色。7月上旬,常被稱為「國會山看門人」的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發(fā)布《2025年NASA重大項目評估報告》(GAO-25-107591),透露出SpaceX如何在阿耳忒彌斯計劃、國際空間站(ISS)退役和科學任務中挑起大梁,同時面臨技術與時間的雙重考驗。從星艦載人登月的雄心到ISS的體面謝幕,SpaceX每一步都牽動著NASA太空藍圖。這家由全球首富兼美國黨創(chuàng)建者一手統(tǒng)領的太空巨子,能否在高風險的太空賽道上持續(xù)領跑?讓我們拆解這份報告,揭開SpaceX的成敗關鍵。
HLS:星艦沖向月球的征途
星艦作為NASA阿耳忒彌斯三號計劃的核心載具,目標是2027年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人類著陸系統(tǒng)(HLS)項目將星艦打造為月球著陸器,但這份128頁報告提醒我們,這條路充滿技術挑戰(zhàn)和多重壓力。
●星艦的月球時間表
阿耳忒彌斯三號:SpaceX計劃2025年完成HLS的關鍵設計審查,鎖定星艦著陸器的最終設計(第59頁)。NASA定于2028年2月進行月球軌道審查,驗證星艦能否與獵戶座飛船對接、接送宇航員。這比阿耳忒彌斯三號推遲到2027年中時間表又延后至少8個月。由于獵戶座和SLS火箭延誤,整個計劃已經多次推遲(第59頁)。而SpaceX原計劃2025年進行軌道加油演示,但上半年星艦測試連續(xù)失敗(S33、S34、S35、S36)導致這一目標推遲到2026年。如果后續(xù)試飛無法達成關鍵目標,2026年執(zhí)行軌道加油演示仍不現(xiàn)實。
阿耳忒彌斯四號及后續(xù)任務:SpaceX還在開發(fā)可重復使用的HLS,稱為持續(xù)月球開發(fā)(SLD),2023年5月完成認證基準審查,計劃2025年8月進行初步設計審查。但藍色起源的藍月亮著陸器(Mk2)已于2024年2月完成初步設計審查,同樣瞄準2025年8月進行關鍵設計審查,進度領先SpaceX(第59頁)。這意味著藍色起源在阿耳忒彌斯五號設計里程碑上領先,已經對SpaceX構成威脅。盡管藍月亮著陸器的關鍵技術遠落后于星艦,但在國會山和白宮政客眼里,搶在中國前面重返月球才是頭等大事。
●月球著陸三大障礙
GAO報告列出SpaceX在HLS項目中的三大技術挑戰(zhàn),也引發(fā)航天社區(qū)和星艦粉的熱烈討論。
①易燃材料風險:星艦著陸器和藍月亮著陸器存在易燃材料控制不足的問題,可能導致任務失敗或宇航員遇險。NASA正通過測試和審查降低風險,但細節(jié)未公開。
②燃料管理難題:星艦軌道加油技術是月球任務的關鍵,難度極高。NASA擔心技術成熟度不足,可能拖延阿耳忒彌斯三號。Reddit論壇用戶@flshr19指出,近期三次測試(IFT-7、8、9)三連敗已經打亂星艦開發(fā)節(jié)奏。用戶@Martianspirit則認為,加油測試無需快速連續(xù)發(fā)射,軌道燃料庫可等待加油船。而用戶@warp99反駁,初期測試缺乏足夠隔熱和冷凝系統(tǒng),模擬真實場景難度很大。
③宇航員訓練短板:星艦需要宇航員在某些場景下手動駕駛著陸,NASA擔心現(xiàn)有訓練設施無法讓宇航員練到頂尖水平,可能導致著陸失敗,危及飛船、宇航員和登月任務。NASA計劃在2025年關鍵設計審查前明確訓練要求,反映了對星艦整體開發(fā)進度的擔憂。
●時間表與合同調整
阿耳忒彌斯三號推遲到2027年中,NASA正調整HLS時間表,并與SpaceX談判合同修改。HLS開發(fā)成本為23.9億美元(2023年12月基線),截至2025年1月未超支。Reddit用戶@Training-Noise-6712表示擔憂,SpaceX可能因HLS合同(已支付近40億美元)與自身目標(火星和星鏈)不完全契合而失去動力。用戶@FutureMartian97進一步指出,一旦藍色起源接手阿耳忒彌斯三號,這將是星艦的重大挫敗,嚴重損害SpaceX聲譽和未來。
●星艦的月球豪賭
星艦是NASA重返月球的王牌,但易燃材料、燃料管理和訓練設施的挑戰(zhàn)讓它像一場高風險豪賭,GAO報告和Reddit討論揭示出高風險的本質。藍色起源稍稍領先和星艦屢遭挫折,讓SpaceX壓力倍增。2025年關鍵設計審查將是分水嶺,如果成功,星艦將助推NASA邁向月球;一旦失敗,藍色起源可能搶占先機,SpaceX重大受挫,NASA重返月球也將再次推遲。
USDV:SpaceX的ISS告別禮
國際空間站運行30年后,將于2030年退役。由SpaceX承擔的國際空間站退役飛船(USDV)任務,是確保這個太空巨無霸安全墜入太平洋。GAO報告和Reddit討論揭示了這項任務的復雜性和潛在風險。
●設計與成本雙重風險
雙模塊飛船:USDV由龍飛船(負責對接和導航)和超大行李箱模塊(配更多燃料箱和推進器)組成,旨在推動ISS下墜再入(第76頁)。這就像給龍飛船加裝超級引擎。
成本壓力:SpaceX去年獲得8.43億美元開發(fā)合同,再加上剛剛簽署的大美法案追加3.25億,合計11.68億美元,但項目總成本預計15億美元,包括發(fā)射、測試和運營。飛船設計尚待敲定,發(fā)射火箭尚未選定,成本和時間表都存在變數。Reddit社區(qū)彌漫著對SpaceX多項目并行能力的懷疑。
●推進系統(tǒng)的挑戰(zhàn)
USDV的推進系統(tǒng)是任務核心,GAO報告指出以下問題挑戰(zhàn)——
推進器干擾問題:超大行李箱和密集排列的推進器可能相互干擾,影響性能。NASA計劃通過大規(guī)模反應模塊測試驗證推進器表現(xiàn),確保不出故障。因此測試規(guī)模必須精準,否則可能發(fā)現(xiàn)不了隱患。
系統(tǒng)整合挑戰(zhàn):將成熟的龍飛船與全新推進模塊整合在一起,工程難度不亞于拼裝一輛概念車。如果銜接不順,USDV可能無法精準控制ISS軌道,留下安全風險。
●服務ISS的收官重任
USDV是SpaceX為ISS獻上的告別禮,15億美元成本和推進系統(tǒng)風險讓任務如履薄冰。龍飛船成功經驗是底氣,但全新推進模塊充滿未知。NASA和SpaceX必須精益求精,確保萬無一失。Reddit社區(qū)對SpaceX多線作戰(zhàn)表示擔憂,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USDV任務,必會分占SpaceX部分優(yōu)勢資源,間接影響星艦項目。
Roman:SpaceX的省錢范本
南希·格蕾絲·羅曼空間望遠鏡(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耗資43億美元,旨在拍攝宇宙紅外圖像。SpaceX獵鷹重型火箭負責發(fā)射,GAO報告稱這是一個罕見的成功案例。
●進展與省錢秘訣
設計審查過關:2024年9月,羅曼項目(Roman)完成重型獵鷹火箭的初步設計審查,確認適配性。項目團隊將望遠鏡重量從11,000公斤減至10,150公斤,讓重鷹助推器可回收,NASA因此從SpaceX獲得折扣,省下一筆錢(具體金額未公開)。按2022年7月NASA公布合同金額為2.55億美元。而Reddit用戶@8AstronomyNO12提到,這個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哈勃項目,資金被砍超過40%,發(fā)射時間一拖再拖,從2026年晚期推遲至2027年5月,目前尚未最終確定。
溫度控制:羅曼望遠鏡探測器需要保持23°C以下以保證觀測效果。SpaceX與NASA合作,確保飛船與火箭連接處溫度不超23°C,并加裝溫度監(jiān)控。羅曼團隊表示,這要求無大礙,進展順利。
●SpaceX亮眼表現(xiàn)
羅曼項目是SpaceX與NASA合作的典范,減重省錢和溫度控制展現(xiàn)了靈活性和NASA精細管理。Reddit社區(qū)對羅曼預算的討論反映了NASA科學任務的脆弱性,但SpaceX會為項目加分,有望帶來更多NASA發(fā)射合同。
SpaceX多線作戰(zhàn)
SpaceX在NASA項目中身兼數職,且收入豐厚。HLS(23.9億美元)、USDV(15億美元)、羅曼發(fā)射(2.55億美元),加上龍飛船(50.08億美元),合同總值超90億美元(第80頁)。航天社區(qū)熱議SpaceX的多線作戰(zhàn)能力與風險。
競爭壓力:藍色起源在HLS后續(xù)版本上的領先,讓SpaceX壓力倍增。Reddit用戶@NoBusiness674認為,雖然阿耳忒彌斯三號全靠星艦,一旦星艦掉鏈子,藍色起源的藍月亮可能后來居上。這種競爭對NASA有益,激勵雙方創(chuàng)新,SpaceX必須加倍努力守住領先地位。Reddit用戶@warp99建議,如果藍色起源接手阿耳忒彌斯三號,可以為SpaceX爭取時間優(yōu)化星艦,比如提升加油船載量至200噸。但用戶@cjameshuff質疑藍色起源系統(tǒng)過于復雜,比如零沸騰液氫儲存難題。
技術瓶頸:HLS存在易燃材料、燃料管理和訓練設施風險,以及USDV的推進系統(tǒng)挑戰(zhàn),這些難題均被Reddit用戶放大。用戶@flshr19提到星艦Block 1測試(IFT 3-6)大都成功(如飛船再入和助推器回收),但Block 2測試(IFT 7-9)連續(xù)失敗以及S36爆炸事故打亂了開發(fā)節(jié)奏。用戶@NoBusiness674反駁「測試無失敗」的觀點,強調明確目標未達成就是失敗。
NASA依賴性:用戶@pxr555指出,HLS固定價格合同意味著發(fā)射成本由SpaceX承擔,如果需要多次加油發(fā)射,SpaceX將面臨財務壓力。用戶@Training-Noise-6712擔憂SpaceX可能因火星目標優(yōu)先而弱化HLS,但@2bozosCan認為登月星艦與登火星艦的關鍵技術路徑差不多,不存在只能二選一的選項。
●SpaceX迎面太空大考
SpaceX是NASA太空征途的引擎,128頁GAO報告和Reddit社區(qū)熱議卻展現(xiàn)了它的雙面性:龍飛船和羅曼項目令人振奮,星艦和USDV的挑戰(zhàn)卻如芒在背。2025年HLS關鍵設計審查將是SpaceX的終極考驗,成功將助推NASA重返月球,失敗則可能讓藍色起源搶占先機。太空賽道從無坦途,但SpaceX的膽識與實力讓它成為最值得關注的玩家。未來如何?NASA和我們都在屏息以待。
關鍵信息索引:
NASA GAO Assessment of Major Projects [HLS, SLD updates] [PDF](https://www.gao.gov/assets/gao-25-107591.pdf)
Reddit r/spacex(https://www.reddit.com/r/spacex/comments/1lq10m7/nasa_gao_assessment_of_major_projects_hls_sl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