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來,特朗普喜憂參半。高興的是中國終于放松對美國的稀土管控了。而在中東也拿到了2萬多億美元的訂單,越南和英國與美國達成了貿易協議,加拿大取消了對美國征收的數字稅,不高興的事比高興的事多得多。
還有100多個國家拒絕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不過在特朗普看來是,都沒有與中國改善關系重要,他要訪問中國,他要得到中國更多的稀土,特朗普能如愿嗎?
中國開出三大條件,特朗普終于有臺階了。
美國要用軍事方式干涉兩岸統一,必須保持強大的海軍實力,但是美國現在做不到這一點了。
中國的反艦導彈可以打開美國的航空母艦,而美國的航空母艦竟然馬上在未來一年上下的時間里從11艘變成10艘了。
約翰·F·肯尼迪號航母要延遲交付了。肯尼迪號是美國的福特級航母的2號艦是美國最先進的兩艘航母之一。美國福特級航母都采用電磁彈射方式起降艦載飛機。
與中國的福建號航空母艦和四川號兩棲攻擊艦一樣,戰力非常強大。福特號航空母艦已經下水好多年了,但是故障不斷,沒想到肯尼迪號還不能夠馬上下水,要等到2027年3月份才能夠交付。
原計劃是今年7月就交付的。為什么沒有及時完成交付呢?因為攔阻裝置的認證工作沒有完成,先進武器升降機的安裝工作也沒有完成。
為什么沒有完成呢?
不是技術有缺陷,就是資金不足。不管是什么原因,服役50年的尼米茲號航母退役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了,繼續維護維護這艘航母不但花費驚人,而且意義不大,因為他已經沒有作戰能力了。
尼米茲號航母將在2026年5月份退役。從那時開始直到2027年3月份,美國航空母艦的現役數量都保證在10艘。
如果肯尼迪號航母在2027年3月份也不能及時交付,那么美國現役航母數量只有10艘的狀態將繼續持續一段時間,實際上肯尼迪號航母已經不是一次延期交付了。
原來的交付日期是2024年6月份,結果后來推遲到了今年,結果今年又向后推遲了,福特級航母3號艦企業號的交付也要等到2030年7月份才能夠交付,也延期了。
而在這些時間里,也許中國的臺灣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因為中國造船能力和修船能力遠超于美國,不但造的噸位大,而且造的速度快,與此同時賴清德逆天行為更多,可能導致解放軍提前出動。
因此特朗普對中國表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說法,可能是真心話,更可能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因為航空母艦延遲交付的事實和美國經濟無力支持長期的、大規模戰爭的事實,都使特朗普不得不放下身段。
因為美國經濟底氣不足,所以在發動對華關稅戰的時候也遭遇慘敗,從2018年開始,直到現在一直都沒有贏過。
今年4月2日,特朗普曾經想用對等關稅來對中國進行圍毆和突襲,結果4月22日特朗普就來了個大轉彎。
因為沒有國家配合特朗普,他們都知道離不開中國的經濟,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大的制造業中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是一些重要原料的唯一供應基地,比如稀土。
在美國對中國使用對等關稅政策以后,美國的主要港口都變得冷清了,很多人立刻就失業了,不少美國人開始游行示威,向特朗普政府發出抗議。
美國的稅收收入、美國的就業率極速下滑。連支持特朗普的10個農業周都受不了了。所以特朗普的對華態度軟化了,不斷放松對華的打擊政策。
等到5月10日的時候和中國在瑞士進行談判,只談了兩天,特朗普就作出決定,將對華關稅降到10%,芬太尼關稅延期90天進行。
又過了一個月,特朗普又和中國在倫敦完成了一次談判,達成了一個框架,此后美國不再對中國限制出口噴氣發動機、芯片設計軟件和乙烷,而中國也進一步放松對美國的稀土出口管控。
特朗普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但是不滿足,根據美國財長的最新說法,未來幾個星期,中美可能再次進行談判或溝通。特朗普還可能在今年9月3日訪問中國。
據說特朗普正在逐漸龐大的訪問代表團來中國訪問,不過這個代表團的成員都是美國的優秀企業的ceo,而不是美國的反華政客,更不是美國的海陸空三軍的將領。
然后要把更多的產品賣給中國,至少要把美國10個州的農業產品繼續賣給中國,今年3月1日特朗普對中國發起第2波關稅。
中國對美國的農業產品進行反制,雙方互征對方的產品關稅,結果美國的大豆、高粱等各種農產品和小眾農產品都出現了滯銷的情況,特朗普曾經向日本推銷馬鈴薯、大米和牛肉,但是遭到拒絕。
特朗普又向印度推出推銷大豆,也遭到拒絕。
除了中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大量接受美國的農產品。美國是農業國家,而是中國是農產品消耗大國。中美經濟根本無法脫鉤,至少在農業方面美國就離不開中國。
而在稀土方面,美國完全離不開中國。稀土是美國高科技企業的主要生產原料之一。不過特朗普要想讓中國對美國的稀土出口徹底解禁,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中國歡迎特朗普再次訪問中國,中國希望中美經濟恢復正常的來往,不過中國有三個條件,如果特朗普能夠答應并落實好,那么特朗普從中國得到稀土就有了臺階下。
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就可以徹底解決了,美國的農產品也可以繼續向中國銷售了。
那么中國提出了哪三個條件?
第1點停止極限施壓的做法。第2點在進行關稅談判的時候,要派出說話有分量的人來,不要拖拖拉拉,不要用緩兵之計。第3點在臺灣問題上,不要再做出錯誤的決定。
特朗普動不動就使用極限施壓的辦法,比如在完成日內瓦的談判之后,特朗普覺得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稀土數量還是不多,沒有與他的愿望相符合,所以就突然限制向中國出口乙烷,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設計軟件和噴氣發動機。
不過這三個辦法并沒有制服中國,6月10日的時候撐不住了,美國就又和中國進行談判了。
最近特朗普又想使用極限施壓的辦法,比如對14個國家發出了關稅信,威脅對他們征收30%~40%的關稅,另外還要對金磚成員征收很高的關稅。
如果特朗普真的這么做,那么他一定會又一次遭受打擊,所以特朗普要趕緊修正自己的錯誤想法。
特朗普要趕緊就關稅問題加緊和中國磋商的速度和幅度,在倫敦談判的時候,美國派出了三個主要人物,但是在達成談判協議框架之后,沒有當場拍板。
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還回去和特朗普商量,嚴重影響中國向美國稀土出口的速度和數量,希望特朗普能夠審時度勢,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至于臺灣問題,那更是不可破壞的底線,一點沒有商量的余地。特朗普不得向民進黨當局繼續出售武器,不能派美軍人員幫助臺軍進行訓練,更不能派美國的軍艦、軍機穿越臺灣海峽。
不客氣地說,特朗普訪問中國的行動是否會成功,與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態度是模糊還是清晰、是正確還是錯誤有直接的關系。
關于美國對中國臺灣省的態度總是變化無常,2025年2月份,美國國務院在網站上刪除了不支持“臺獨”的表述。
美國在涉臺問題的立場發生了倒退后,中國立刻予以批評,要求美國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
前不久特朗普在和中國通話時表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是美國歷屆總統都多次做出這樣的表態,但是后來卻并沒有遵守這樣的表態。特朗普這一次能不能一反常態以打破美國歷屆總統的慣例呢?
特朗普在7月1日的時候正式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立60多年來一直對中國等所謂的敵對國家發動顏色革命,以顛覆中國等國家的政府。
盡管特朗普的做法是美國的內政,但堅決關閉這個浪費資金、破壞和平的組織,確實有利于中美關系的改善。
在這之前,特朗普還關閉了美國之音,這個存在了幾十年的反華宣傳工具。
特朗普和美國國務院近日都沒有發表一些支持民進黨當局的說法,連堅定的反華政客魯比奧現在都在臺灣問題上噤聲了,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聲音也被忽略了。
因為美國反華媒體現在都不鼓搗這些事情了,美國也沒有繼續接近對臺軍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