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采購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成為電信市場“遙遙領先”的單一集采產品。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算力總規模達268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以FP32單精度計算),算力應用項目超過1.3萬個,在用算力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880萬架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居世界前列。同時,中國58.3%的算力中心已連接到國家骨干網,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已全面實現20毫秒時延保障能力,全國65%的省市可以在5毫秒內接入一個算力數據集群。
“東數西算”工程啟動三年來,加之中國大模型行業形成“百模大戰”的競爭格局,算力需求急劇上升。作為底層算力支撐,服務器是數字經濟底座中的“底座”,在各行各業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中迎來需求爆發。無論是建設自有服務器,還是使用云服務提供商的云計算資源,都離不開服務器的強大計算能力。
多輪集采:
格局生變、新面孔大規模入局
算力網絡是云服務之后,三大運營商同時發力的第二條新賽道。電信運營商作為算力網絡的提出者和建設者,勇當現代產業鏈“鏈長”,進一步優化了運營商算力資源布局,服務器的集中采購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促成。目前,服務器成為運營商單一集采的最大品類。
近年來,中國三大運營商開展了多次、多種類的大規模算力服務器集采。隨著2025年中國移動2024年至2025年集中網絡云資源池六期工程計算型服務器采購項目、中國電信服務器(2024—2025年)集中采購項目中標結果相繼公布,電信市場服務器格局出現新變化。
據《通信產業報》研究組監測,電信市場對服務器招標分多方面,不同運營商對服務器類別需求略有差異,集采中明確的“名目”主要包括PC服務器、人工智能服務器、計算型服務器、均衡型服務器、存儲型服務器、通用型服務器、云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等。這些“名目”混搭了功能、用途等方向。
由于部分集采項目未公示中標份額分配情況,《通信產業報》研究組都按照(1家中標?:100%;?2家中標?:70%、30%;?3家中標?:50%、30%、20%;?4家中標?:40%、30%、20%、10%;?5家中標?:27.78%、22.22%、19.44%、16.67%、13.89%;?6家中標?:23.91%、19.57%、17.39%、15.22%、13.04%、10.87%)對中國電信服務器(2024—2025年)集中采購、中國聯通2024年人工智能服務器集采等項目進行計算,并基于其他公開具體數據的招標公告統計,得出最新的電信市場服務器格局。
份額較大服務器Top10廠商分別為中興通訊、浪潮、超聚變、新華三、昆侖技術、紫光華山、武漢長江、烽火通信、中科可控、寶德計算。其中,中興通訊以20.51%的份額位列第一,浪潮以12.47%的份額位列第二,超聚變以9.8%的份額位列第三,第四名新華三所占份額為9.72%,第五名昆侖技術所占份額為6.7%。
同時,神州數碼、虹信軟件、華鯤振宇、聯想、清華同方、黃河科技、寧暢信息、華誠金銳、曙光信息、中移(杭州)、湘江鯤鵬等供應商緊隨其后入圍相關項目。
與上次《通信產業報》研究組分析的相比,虹信軟件已不在前十之內,寶德計算、華鯤振宇、聯想等企業中標份額上升較快。
此外,軟通計算機、依圖科技、平治信息、國鑫、超云中標中國電信服務器(2024—2025年)集中采購項目,成為新入局者,正式進入通信運營商行業市場。
未來,隨著AI應用更加深入,運營商算力服務器市場需求、招標規模和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不設上限”:
運營商算力繼續加速跑
中國電信自有算力售罄率達90%、中國移動智算規模突破29EFLOPS、中國聯通建成300多個訓推一體的算力資源池……這場隱秘的算力軍備競賽,正在AI大模型爆發的黎明前夜悄然升級。
財報顯示,中國移動在算力規模上,2024年智算規模達到29.2EFLOPS,凈增19.1EFLOPS,呼和浩特、哈爾濱兩個萬卡級超大規模智算中心上線提供服務,接入第三方算力超30EFLOPS。大規模的算力資源為AI應用的開發和運行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中國電信在算力基建方面,2024年建成了京津冀、長三角兩個全液冷萬卡池,并在粵蘇浙蒙貴等區域部署了千卡池。自有智能算力達到35EFLOPS,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后,總規模更是達到62EFLOPS,位居國內算力互聯調度市場第一。全液冷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算力的能效比,還降低了散熱成本,為大規模算力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聯通在算力資源方面,2024年智算規模超過17EFLOPS,支撐起300多個訓推一體算力池的運營。算網數智業務收入為824.9億元,同比增長9.6%,占服務收入的24%。
當運營商的財報中“算力”替代“基站”成為高頻詞,標志著通信行業已跨越“修路”階段,進入“造車”時代。在這場轉型中,運營商不僅要做數字底座的提供者,更要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新的生產力,AI則是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的關鍵技術。也正因此,在2025年的投資展望中,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首次提出“不設上限”。
其中,中國移動計劃投入373億元布局算力,占資本開支的25%,智算規模(FP16)超過34EFLOPS,對推理資源投資“不設上限”,覆蓋“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中國移動通過大規模的算力投資,保持了在算力領域的規模優勢,為AI應用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電信在2025年的資本開支計劃達到836億元,其中,算力投資同比增長超20%,產業數字化方面占比預計提升至38%,且“不設上限”。
中國聯通預計固定資產投資550億元,其中,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8%,為AI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專項預留特別預算。
此外,在應用布局上,DeepSeek出現后,三大運營商迅速行動,不僅紛紛全面接入DeepSeek,天翼云推出息壤智算一體機-DeepSeek推理一體機,移動云推出智算一體機-DeepSeek版,聯通云推出DeepSeek一體機。
在5G投資漸趨縮減的情況下,算力投資開始加大馬力。綜合來看,三大運營商都將AI和算力視為戰略核心,但在具體的布局和發力點上各有側重。
AI與自主可控:
服務器市場競爭硬指標
從ChatGPT到Sora、Claude 3、Llama 3等,大模型參數從百億級、千億級邁向萬億級,模型能力更加泛化,大模型之戰如火如荼,國產大模型迫切需要加速追趕甚至超越。與此同時,也引發一波新的AI算力荒,從此前的芯片緊缺,上升為AI算力集群級的“饑渴癥”。
從運營商開展的幾次重要算力服務器集采可以看出,運營商加大了對人工智能算力服務器的需求。其中,中國移動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購(標包1),采購人工智能服務器7994臺。中國電信AI算力服務器(2023—2024年)集中采購項目是其首次將AI算力服務器作為獨立品類進行集采,規模超過5000臺。中國聯通2024年人工智能服務器集采項目合計2503臺。
此外,從運營商相關集采項目中可見,運營商核心網對服務器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測試指標,近年來,國產芯片服務器中標比例有所提高。面對持續增長的用戶市場規模和不斷進階的信息技術,保障數據安全已成為通信行業的核心命題。立足國家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戰略發展目標,信息系統國產化和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以2025年4月公布的中國電信服務器(2024—2025年)集中采購結果為例,本次服務器集采中國產化系列數量達10.53萬臺,占比達67.5%。在架構方面,ARM服務器如鯤鵬、飛騰等占比達45%,C86架構(海光X86方案)占比8.7%。國產化比例的提升,意味著運營商對服務器廠商質量和價格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早在2020年,中國電信就將國產化服務器單獨列入招標目錄,并在當年的服務器集采項目中采購近20%的國產化服務器。隨后在2021年的集采中,中國電信將國產化比例提到26.7%。在2023年的AI服務器集采中,國產化的比例接近50%。
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對國產化集采的比例也在逐漸加大。早在2020年,中國聯通就在大規模集采中點名對鯤鵬920,海光系列7165、7185等國產CPU型號進行補充測試。2020年4月,中國移動13.8萬臺PC服務器集采中,國產CPU占比達21%。在中國移動2021—2022年PC服務器集采中,國產CPU服務器占比達43.5%。
服務器集采國產化比例的逐漸加大,也意味著運營商對國產服務器性能和穩定性的認可。大模型熱潮催生了算力需求,亦推動國產算力采購,國產算力將迎來廣闊的市場需求。
對于服務器廠商而言,當其身量已不再局限于提供單一硬件產品時,而是綜合性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能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等方面,同時還需要針對下游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定制方案。服務器作為算力資源的重要載體,也正成為企業構建萬卡集群的核心一環。
當前,服務器市場正向?AI驅動、綠色集約、異構融合?方向演進,中國在本地化發展與智能算力基建領域處于全球引領地位。
算力“永不滿足”,這或許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算力市場的常態??梢灶A見,服務器采購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成為電信市場“遙遙領先”的單一集采產品。未來,服務器市場誰是贏家,我們拭目以待。
采寫:胡媛
制圖:曙念
編輯:胡媛
指導:辛文
延伸閱讀:從集采看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