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7月1日稱,美日澳菲等國軍方正推進東海和南海“單一戰區”概念。這一舉措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美關系走向再次成為焦點,人們不禁想問,中美是“打”還是和?
美國作為牽頭者,其目的是維持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美軍已在亞太部署大量兵力,此次推動“單一戰區”,是想聯合盟友,將東海、南海區域整合,方便其軍事部署與情報共享,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威懾,以鞏固其在亞太的主導權。
日本則是想借這個機會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一直妄圖增加軍事自主性,通過參與“單一戰區”,能更緊密地與美國捆綁軍事關系,還可在亞太刷存在感,提升其在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同時也想在東海釣魚島問題上對中國形成更大軍事壓力。
石破茂(資料圖)
菲律賓是覺得自己國力弱,想抱美國大腿。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與中國存在一些摩擦,它想借助美國軍事力量給自己壯膽,通過參與“單一戰區”,不僅能在南海問題上更有底氣與中國對抗,還能從美國獲取軍事援助和技術支持,提升自身國防能力。
至于澳大利亞,其長期追隨美國的對外政策,參與“單一戰區”建設,一方面是為了迎合美國,鞏固與美國的同盟關系,另一方面也想在亞太地區擴大自身影響力,分一杯羹。
從軍事層面看,“單一戰區”若成型,就如同在中國家門口設了個“聯合軍營”。美國航母戰斗群、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澳大利亞潛艇等將頻繁在東海、南海活動,中國海空軍正常演習和巡航可能會被監視干擾,區域軍事平衡被打破,擦槍走火風險增加。
在地緣政治方面,這就像一張大網,試圖捆綁中國周邊地緣空間。美國能借此強化對亞太盟友的控制,日本和菲律賓等國可能會更囂張,在處理周邊事務時,中國將面臨更多外交壓力,如南海爭端解決可能因菲律賓更倚仗美國而變得更加困難。
輿論上,美日澳菲等國 likely會將“單一戰區”包裝成“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之舉,把中國描繪成“威脅源”,誤導國際輿論,對中國國際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馬科斯(資料圖)
對于中美是否會走向戰爭,中方早已表明態度。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上表示,不認為中美“必有一戰”,因為這不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利益。
中國一直秉持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對待中美關系。王毅外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強調,中國對美政策保持穩定連貫,愿按此三原則與美方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關系,找到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會容忍美國的肆意打壓遏制。如果美國不顧中方勸告,執意損害中國利益,觸碰中國主權紅線,中國必將堅決回擊。就像此前中美關稅戰,美國最終并未占到便宜,若繼續在錯誤道路上前行,只會讓自己遭受更大損失。
面對美日澳菲打造“單一戰區”的企圖,中國需從多方面應對。
政治上,要通過外交部等官方渠道,向國際社會明確表明立場,指出該行為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干涉中國內政之舉。還可與東盟國家溝通,說明其對東南亞地區的潛在危害,如引發軍事競賽、破壞經濟合作氛圍等,爭取國際支持,共同維護地區和平。
軍事上,加強與俄羅斯的軍事協同,通過聯合軍演等方式,如反潛演練、海上聯合封鎖等,展示中俄合作力量。同時,也不能忽視與其他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如對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國提供軍事援助、開展聯合訓練,形成戰略掣肘。
輿論方面,積極宣傳中國在東海、南海為維護地區航行自由、開展人道主義救援等所作貢獻,用事實說話,扭轉美日澳菲等國對中國的負面輿論引導,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努力。
特朗普(資料圖)
經濟上,繼續鞏固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加大“一帶一路”在東南亞、東北亞地區的投資,通過港口建設、能源開發等項目,增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系,讓各國從合作中受益,認識到和平穩定的環境對發展的重要性。
總之,美日澳菲打造“單一戰區”是其企圖遏制中國的手段,但中國有能力也有決心應對。中美作為全球兩個重要大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中方始終愿與美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但也絕不允許自身主權和利益受到侵犯。美國若能認清形勢,尊重中國主權,與中方相向而行,中美關系就能走向健康穩定發展之路;反之,若一意孤行,只會讓中美關系更加緊張,最終損害的還是美國自身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