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夜郎西
編輯|夜郎西
審核|燁 Lydia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日晞研究所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留言申請開白。
40℃高溫下,南京奧體中心60396名球迷吶喊震天。
場邊LED屏上“江蘇銀行”的LOGO隨直播信號傳向全國,與“南京VS蘇州”的比分交相輝映。
這是7月5日蘇超聯賽第六輪的現場——一場業余賽事的上座率已逼近中超65769人的歷史紀錄。
而在一視頻網站上,“蘇超”話題播放量101.5億次的驚人數據,更讓總冠名商江蘇銀行成為最大贏家。
這家城商行用800萬元撬動的品牌曝光,相當于用一輛普通家用轎車的價格買下了整條高速公路的廣告位。
800萬如何撬動百億流量
三個月前還門可羅雀的蘇超聯賽,如今已成現象級IP。
開賽之初的冷清與如今的狂熱形成戲劇性反差:送票無人問津,贊助商屈指可數。
江蘇銀行以800萬元拿下總冠名權時,沒人想到這個業余聯賽能掀起如此波瀾。
但賽事爆發式增長的數據令人咋舌:
上座人數從首輪一兩千人飆升至第六輪超6萬人,累計現場觀眾已突破38萬人次。
線上播放量僅抖音平臺就逼近200億次,江蘇衛視相關話題曝光量超2.23億。
144萬人搶購蘇州對揚州場次門票,端午期間帶動江蘇景區預訂量同比激增305%。
江蘇銀行的品牌植入如毛細血管般滲透每個角落:球場背景C位、球衣袖標、LED屏滾動、門票印刷......全方位覆蓋的曝光強度,讓800萬元投入產出比高達千倍。
加上精妙的營銷組合拳:
每周二APP限量發放100張免費門票制造稀缺性;
制作13城限定應援周邊強化地域情感;甚至用“存錢送門票”策略將觀賽熱情轉化為存款增量。
當股東在互動平臺喊話“能否用球票當股東分紅”時,這場金融+足球的行為藝術已達巔峰。
江蘇銀行的“群眾路線”基因
押中蘇超絕非偶然。
回溯江蘇銀行的營銷史,會發現深耕草根場景是其刻在基因里的能力。
早在蘇超之前,這家銀行已是文體賽事常客:連續冠名南京半程馬拉松、揚州馬拉松、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
音樂節現場送手環扇子引流消費貸客戶;給達標貸款用戶贈送迪士尼門票、親子話劇票、樂高年卡——高頻觸達年輕群體的策略一脈相承。
更深層的支撐是其十年零售轉型積累。
2013年國家提出“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后,江蘇銀行立即將戰略重心轉向大零售。
代表性產品“卡易貸”當年余額暴增81倍,為今日布局埋下伏筆。
2024年數據揭示其零售根基:
零售貸款余額6748億元,其中個人消費貸占比近半(3229億元),超過住房按揭。
零售資產管理規模1.42萬億元,穩居城商行首位。
APP月活超700萬戶,持續領跑城商行。
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點破關鍵:江蘇作為經濟強省,高收入居民對理財、投資等綜合金融服務需求旺盛,這為銀行拓展消費金融提供天然沃土。
深耕本地場景的戰略讓江蘇銀行比外來大行更懂江蘇人的心跳。
蘇超爆火背后的地域密碼
蘇超現象本質是地域文化能量的總爆發。
被網友戲稱“散裝江蘇大亂斗”的賽事,精準踩中“天時、地利、人不和”的爆火密碼。
華南師范大學李軍教授的研究顯示,江蘇地方文化傳播通過情感共鳴與創意表達強化了文化獨特性。
南京與南通以"誰是真南哥"展開趣味互動,鎮江聯合宿遷打造"早茶組合"等網絡熱梗,將傳統上"十三太保"式的內部競爭轉化為大眾可參與的娛樂敘事,
既保留了地域文化特色,又以輕松形式引發廣泛共鳴。
政府主導的惠民策略在傳播生態構建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常州推出9.9元超低價門票套餐,多地通過低票價政策大幅降低觀賽門檻,吸引不同年齡層群體參與文化活動。
這種全民參與模式不僅擴大了受眾基礎,更形成了官方與民間協同的傳播網絡,讓地方文化從"小眾狂歡"轉向"大眾共享"。
文化熱點與消費場景的深度融合成為重要創新。
賽事活動衍生出"贏球慶功宴""輸球安慰酒"等特色消費場景,無錫賽后開通"云游黿頭渚"直播,連云港主場則打造"海鮮美食節",將文化熱度轉化為實際消費動力。
該模式既延長了文化產業鏈條,也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形成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經濟效應遠超傳統賽事。
揭幕戰使鎮江酒店入住率提升30%,餐飲消費增25%;常州“9.9元門票+蘿卜干炒飯”套餐帶動本土品牌銷量翻倍。
文旅接流、賽事引流的模式,讓足球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移動廣告牌。
常州主場出現東哈燒烤店廣告牌與伊利同框,宿遷大爺押車抵押房產證支持球隊的短視頻刷屏網絡,蘇超已超越體育范疇,演變為全民參與的地域文化嘉年華。
銀行轉型樣本
這場豪賭背后,是城商行在激烈競爭中的轉型突圍。
江蘇銀行業的殘酷程度堪稱地獄模式:全國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江蘇獨占9家,包括3家城商行和6家農商行。
江蘇銀行憑借獨特出身占據先機——2007年由省內十家城商行合并成立,相當于將地方血脈融進金融基因。
2025年一季度資產規模達4.46萬億元,成為繼北京銀行后第二家跨入四萬億俱樂部的城商行。
在凈息差普遍承壓的背景下,其2024年凈利潤318.43億元、增速10.76%的業績堪稱亮眼。
但消費金融是把雙刃劍。
年輕客群激增帶來風險敞口擴大:江蘇銀行聯名信用卡消費額同比激增112%,而年輕群體還款能力不穩定、消費觀念激進的特點,已導致不良貸款余額上升和資本充足率震蕩下行。
更深層的挑戰在于商業模式進化。
傳統銀行1.0模式依賴規模擴張,具有重資本、順周期弊端;招行探索的3.0模式通過大財富管理+金融科技+開放融合實現輕資產轉型。
江蘇銀行雖借蘇超打開年輕市場,但能否將流量轉化為高質量客戶,仍需穿越經濟周期檢驗。
江蘇銀行吉祥物高舉的"吵歸吵,永遠蘇大強"燈牌在人群中游走,紅色LED屏的冷光與球迷手機閃光燈交織,將看臺切割成明暗交錯的碎片。
金融資本的理性符號與市井文化的感性表達在此刻達成微妙和解,就像蘇南蘇北的方言在球場上空碰撞出新的韻腳。
常州面館的廣告牌與小米同框閃耀綠茵場,江蘇銀行工作人員仍在加班制作第14版城市應援文案。
這種基于地域認同的互動儀式,既保留著文化基因里的競爭基因,又孕育出超越行政邊界的集體記憶,讓商業贊助的霓虹燈牌最終成為文化認同的注腳。
自4月以來,江蘇銀行股價一路攀升至12.55元歷史新高。
當金融的理性遇上足球的激情,江蘇銀行用800萬押注的,不僅是蘇超的流量,更是中國消費金融的新型賽道。
參考資料:
1.36氪《押中蘇超,江蘇銀行把800萬花成8個億》
2.同道財經《江蘇銀行,用800萬撬動800億!》
3.星海情報局《中國足球生態正在被“蘇超”重塑》
一點想法(北京)旗下矩陣公眾號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中美網友“賬本大公開”: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中美網民開啟民間外交》
《“病來如山倒”,造車開始大退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