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在智能手機影像技術狂飆突進的十年后,傳統多攝模組已逼近物理極限,而受限于機身厚度與散熱需求,傳感器尺寸、光學焦段與畫質之間的平衡愈發艱難。
這也導致許多手機廠商開始采用“外置鏡頭”,只不過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覺得這種策略的便攜性并不是特別強。
而在這場變革中,OPPO Find X9系列的一系列爆料,則揭示了綠廠對影像與設計的前瞻思考——融合旗艦影像實力與輕量美學。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鏡頭模組的變化,塞下更大的大底傳感器,這樣消費者進行使用的時候,便攜性也會大幅度提升。
需要了解,OPPO Find X9系列將精簡為四款機型,采取分階段發布策略,比如Find X9與Find X9 Pro計劃于2025年9月發布。
Find X9s與Find X9 Ultra:將于2026年初亮相,其中X9s搭載天璣9500+,Ultra則搭載高通驍龍8 Elite 2平臺
這一布局相比前代Find X8系列的五款機型更為聚焦,也體現了OPPO對用戶需求分層運營的精準把控。
關鍵機身的外觀設計方面也變得很清晰,首次告別曲面屏與圓形影像模組,且全系直屏+LIPO超窄邊框。
同時按照博主公布的概念圖,工程機方案顯示采用直角金屬中框+陶瓷/素皮背板組合,鏡頭模組位于左上角,包含三攝+潛望長焦的條形跑道區域,輔以環形閃光燈。
這一設計顯著向Reno系列的“直角邊框+豎向矩陣”靠攏,呼應了Reno14系列的輕薄直屏+金屬中框語言,模糊了旗艦與輕旗艦的視覺界限。
再加上尺寸覆蓋更廣,比如標準版6.3英寸(小屏)、Pro版6.78英寸、Ultra版6.82英寸,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只是這種設計出爐之后,也有很多網友稱這應該叫成OPPO Reno14 Ultra,原因是設計方面,太類似了。
不過除了機身布局之外,OPPO Find X9的影像能力也是很激進,兩套方案同步推進,第一種是工程機驗證采用三顆5000萬像素傳感器,潛望長焦獨占條形區域,支持3X光學變焦。
主攝或采用1/1.3英寸大底,結合OPPO自研“凝光影像”算法,提升動態范圍與虛化精度,滿足更好的效果。
第二種則是Ultra機型可能搭載2億像素主攝+2億像素潛望長焦,輔以5000萬超廣角+5000萬超長焦,實現全焦段覆蓋。
然后通過自適應像素合并技術,平衡高解析力與弱光表現,加上為專業用戶打造可外接鏡頭系統,擴展光學焦段等。
而核心配置方面也是非常的清晰,比如天璣9500處理器進行護航,Geekbench 6跑分突破單核3900/多核11000,較前代提升超30%。
ColorOS 16首發適配:基于Android 16深度優化,集成AI影像引擎,支持4K HDR視頻實時渲染。
再加上全系潛望鏡下放,告別中低配機型的長焦閹割,標準版亦配備潛望長焦,以此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至于全功能NFC、紅外遙控、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IP68/69級別防塵防水等特性,應該都不會缺席。
其實從以上的信息來看,OPPO Find X9系列確實進行了很大幅度的轉變,但是設計轉向并非孤立,Reno系列已率先押注“輕薄直屏”賽道。
此前OPPO Reno14系列這種“減重不減配”的哲學,正由Reno反哺Find系列,倒逼旗艦機重新思考“厚重即高端”的邏輯。
而且從曲面炫技到直角實用,從鏡頭內卷到模塊外延,Find X9系列的曝光揭示了OPPO對旗艦本質的重新思考。
那就是當影像實力足以比肩專業設備時,回歸握持舒適與視覺簡潔反而成為更高階的訴求,這種向Reno風格靠攏的設計語言,既是技術下放的成果,也是用戶導向的必然。
總而言之,隨著Deco方案的逐步確認,以及距離發布時間也越來越臨近,感覺OPPO Find X9系列的期待值真的很高。
對此,大家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