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7月9日市場沖高回落,滬指3500點得而復失、尾盤翻綠,深指微跌、創指微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約1.51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12億元;個股超3300家下跌,漲跌幅中位數為-0.40%。板塊方面:銀行再度走強、工商銀行等5股再創歷史新高,其余熱點比較散亂,影視院線、多元金融、托育服務、醫療服務、短劇游戲等漲幅居前;保險、中船系、貴金屬、稀土永磁、有色金屬、風電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
指數放量沖高回落、個股也是跌多漲少,今天這個“沖擊3500”挺沒勁的,不過大A就這尿性——強壓力位很難一次性有效突破,來回拉鋸后還可能向下蓄力。
今天在VIP客戶平臺的【午評】中,錢哥以“暫時維持強勢,午后不能明顯回落”為題,做了概要分析和提醒——
上午盤面雖然非常雜亂,好歹還時不時有熱點脈沖領跑,午后行情就可以用沉悶來形容了。14:00后眼看上攻無望,大盤選擇向下回踩,一波小跳水直接導致3500點得而復失,收盤還小綠。
三大指數到收盤都留下較長的上影線,形態當然不好看。不過好在三者的收盤價都還站在5日線上方,日線走勢仍處于理論上的短線強勢。沖高回落當然不是沒有影響,后市展開30分鐘級別的回調就很難避免,關鍵看回調風險會不會向更大級別去逐級傳導。
客觀來說,大盤從4月初走出的這波“碎陽緩攻”很不簡單——某隊牽著鼻子拉出的這頭“慢牛”,意圖也很明確,就是要增加股民的財產性收入。但事與愿違的是,整個市場依舊缺乏良好的賺錢效應——“只賺指數不賺錢甚至還虧錢”恐怕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散戶天性喜歡賺快錢,利潤往往在大量“追漲殺跌”的無效交易中被損耗;另一方面則是整個市場缺乏牛市信仰,通俗點說,就是找不到持續上漲的硬核邏輯支撐。
前一個問題只能靠個人,要么改變交易模式、要么努力提高認知;后一個問題則需要等待,要么等基本面真正轉暖,要么等某隊拉到整個市場不信也得信。
回到具體操盤的話題中來:“指數漲、個股跌”的局面尤其考驗股民的耐心,如果扛不住焦慮去賣低追高的話,很容易因為動作變形而兩頭挨打。
此前已多次提示,連續上漲的品種要考慮逢高做減法;現在則著重提醒,即便大盤出現回調,低位滯漲品種的風險也不會太大——只要沒有跌破重要支撐位,可耐心持有等輪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