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寶媽留言說,自己六歲的女兒“貧嘴”,開始學會頂嘴了。
前幾天天氣太熱,氣溫高達32度,悶的人汗淋淋的。
女兒平時就挺怕熱,所以這幾天很愛買冰激凌吃。
有時候一天要吃五六根,寶媽因為這事提醒女兒:“別總吃冰激凌,不健康。”
沒想到,女兒卻跟寶媽頂嘴:“你不吃冰激凌,我就不吃。你都吃,要讓我瞅著你吃嗎?”
寶媽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女兒,竟然學會頂嘴了。
雖然只是幾句玩笑話,但寶媽心里還是挺不舒服的。
畢竟寶媽是為了女兒好,女兒年齡小,少吃點添加劑多的食品,少吃冷飲,等來月經時可能就少遭罪。
但這些女兒卻不懂,女兒竟然要求媽媽少吃冰激凌,給自己做榜樣。
寶媽當時就挺生氣的,告訴女兒說:“閉嘴,大人說話哪有你說話的份!愿意吃你就吃,有你后悔那天?!?/p>
可說完,寶媽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孩子不尊重自己,不聽自己話了。
其實,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孩子頂嘴的事兒。小孩子長大一些后,會跟媽媽回嘴。有時候話趕話,就說急了,說到了寶媽不愛聽的話,演變成了“頂嘴”的場面。
一、
孩子為什么會頂嘴呢?
①語言能力的提升
孩子小時候只會用哭鬧來表達情緒,但孩子大一些后,大概在2-3歲左右,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到全新階段,可以清晰的說明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反駁媽媽了。
這個階段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的階段。
常見的頂嘴場景,比如有“我不喜歡這個顏色的衣服,我不穿這件衣服”、“我不要睡覺”等。
等孩子到了6歲左右,孩子的“頂嘴”可能表現得更有邏輯性。
比如,會問媽媽“為什么你可以吃冰激凌,而我不可以吃?”
這些情況看似是孩子在頂嘴,實際上卻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和提升的表現。
②試探媽媽的底線
有些孩子鬼機靈,會用頂嘴來試探媽媽,看看媽媽的邊界和底線。
如果孩子試探出,自己頂嘴了,媽媽沒反應。那么,媽媽在這方面的底線破了,孩子可能會變本加厲,日后頂嘴的頻發。
當然,有些孩子的頂嘴行為,只是在使用自己的話語權。
比如,孩子發現自己不想睡覺,就會跟媽媽頂嘴“我不想睡覺”。此時,孩子只是在使用話語權而已。
假設媽媽厲聲厲色地要求孩子,必須去睡覺。那么,孩子就會知道,媽媽的底線是這個時間段,要求他必須睡覺。
下一回,孩子就不會再觸碰媽媽的底線了。
二、
孩子頂嘴時,你說這3句話,他會越來越優秀
不說“長大了,翅膀硬了”,而要說“恭喜你,長大了”
孩子頂嘴,媽媽一生氣,可能會脫口而出“長大了,你翅膀硬了”。顯然,充滿埋怨和戾氣,讓孩子聽到后很不舒服。
但如果媽媽說“恭喜你,長大了”,孩子聽到后,可能會撲哧一笑,覺得媽媽在“反諷”自己。
反而很不好意思的會跟媽媽道歉,承認自己一時過激,沒有用正確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說“哪有你說話的份”,而要說“你是家庭成員,你有話語權”
媽媽被頂嘴了,第一反應可能會很生氣。
但千萬不要脫口而出“哪有你說話的份”,那樣會讓孩子感覺很不公平,覺得媽媽以大欺小。媽媽要說“你是家庭成員,你有話語權”,允許孩子說話。
但同時,媽媽也要告誡孩子,媽媽是長輩,不準沒禮貌地直接頂嘴,可以換種更柔和的方式和語言。
比如,你可以說:“媽媽,我想吃冰激凌,我知道這不是很健康的食物,但我太熱了。”
不說“閉嘴,我不想聽”,而要說“你有什么想法,說說看”
媽媽不要聽見孩子頂嘴就生氣,更不要急著暴力打壓孩子,讓孩子“閉嘴”。
媽媽要說:“你剛才是頂撞媽媽了吧?是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嗎,你可以說說看?!?/p>
這樣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能鼓勵孩子組織語言,用理性又清晰的邏輯,講述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很難有語言暴力傾向,可以用更積極的方式去處理問題,長大后會更優秀。
海倫凱勒曾說:語言是愛的表達方式。
媽媽們都期待著孩子將來越來越優秀,都在想方設法的愛孩子。那么,不妨在孩子頂嘴時,用正確又有引導性的語言去跟孩子對話,來充分表達你對孩子滿滿的愛意。
相信等孩子長大了,會用更優秀的自己來回報媽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