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發布了一篇介紹泡泡瑪特是如何起家又轉型的推文。在評論區中,有讀者提出了可能很多人同樣在困惑的問題——盲盒里的這些小家伙們,是怎么能火成這樣的?
有人歸咎于年輕人的心理需求,有人回復了兩個字“資本”。不論是LaBuBu,還是一眾盲盒潮玩,它們本身的售價大多是百元上下,常見的有69元、129元的檔位。
盡管在爆火之后它們的價格在二手市場上“直入云霄”,但也要正視的是,盲盒和潮玩本身就是有人非常喜愛且持續關注的。
| 這幾位朋友看得出來是真的超愛!
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也曾說過,如果LaBuBu是一個U盤,那它會因其“有用”而受限;也正是因為其無用,所以它可以成為每個人心中最獨特的存在。
所以,當他們喜歡“LaBuBu們”時,他們在喜歡什么?前方一波大叔小妹馬不停蹄地來現身說法啦!
少女心8年
玩家:“養娃少女”甜欣
愛好:Sonny Angel
入坑時間:高中畢業,升學關頭
心動契機:
高中畢業后,甜欣專門花了三四個月在北京準備考雅思。某次和備考的朋友散心,在潮牌店里一眼愛上了這個光屁股、笑嘻嘻的天使娃娃,可愛得讓她挪不開眼!
△甜欣收藏的Sonny Angel
(圖源《玩潮:快樂即正義》)
上頭表現:
備考期間壓力很大,每天都是通宵學習,做題到爆肝,昏天黑地,更為升學感到迷茫。為了緩解復習的枯燥和痛苦,買了Sonny Angel的套盒,里面有12個小盲盒,每天在圖書館 入定 學習前,先拆一個,制造個小驚喜。不管是不是最期待的那款,開盒的一瞬間,心里又癢又期待。這似乎也讓學習都多了點儀式感,一整天都很開心。
真香場面:
無論遠赴海外求學還是回國工作,她都不辭辛苦地把娃娃們帶在身邊,它們是孤獨時的傾訴對象,也是異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摸索著學海淘、苦等知名妝師的改妝娃娃,為拍出漂亮的照片,潛心研究攝影,如今有的小技能還用到了工作中。八年的娃圈漫游,蹲過新款也砸過大錢,現在她對娃娃的心態變得更加理性平和:收藏的意義,在于把心愛的東西留在身邊,成為一種陪伴。
經典語錄:
“和娃娃相處時,沒有學習壓力,也不用考慮人際關系。心里只有最純粹的快樂。”
總結:一眼萬八年,玩具陪我漂洋過海!
盲盒中的北漂人生
玩家:“拆箱達人”王驚奇
愛好:盲盒、各類設計師玩具
入坑時間:北漂大軍,初入職場
心動契機:
實習時,被商場里Molly十二生肖系列宣傳海報一下子抓住眼球——一個老虎造型的娃娃,穿著紅肚兜,頭戴虎頭帽。第一次想要擁有這個不知道如何定義的小人!
上頭表現:
第二天下班后,她又在貨架的同一位置選了一只盲盒,正式中了盲盒的“毒”。玩盲盒時,她認識了不少同好,加了好幾個娃友群,竟然也學到了一些挑盲盒的“獨門秘技”!一時拆盒一時爽,一直拆盒一直爽。家里的娃娃太多了,她就在工位上放了一些,沒成想,老板也覺得俏皮亮眼,直接給她在公司做了兩個展示架。
△王驚奇的家底(圖源《玩潮:快樂即正義》)
真香場面:
經歷了盲盒階段,她漸漸對玩具背后的人產生了興趣,越了解這些有個性的設計師、藝術家,就越能體會到,玩具和它的創作者其實是彼此呼應,互為注腳。后來,她試著在網上發玩具開箱視頻,都是她從各種渠道淘來的設計師玩具,甚至是古董玩具。隔著屏幕,粉絲的好奇心絲毫不亞于博主本人,竟然每天都有人在催更,似乎那份驚喜也翻倍了。
△王驚奇的收藏:90年代波利口袋婚禮主題玩具盒
(圖源《玩潮:快樂即正義》)
經典語錄:
“盲盒不只是愛好,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歸屬感。”
總結:盲盒入門,設計師玩具進階,不同的玩法,一樣的快樂!
玩潮17年
玩家:老炮兒藏家歡哥
愛好:設計師玩具
入坑時間:三十而立,玩兒成了事業
心動契機:
歡哥曾在潮流數碼雜志工作,他的職業信條是,要把商品推到讀者面前,必須 身先士卒 先掏錢包。碰上一期“玩具”的專題,各類手辦和剛流行起來的設計師玩具,風格突出,設計感強,他立刻咂么出來,這是成年人可以“玩”的玩具。
△經典設計師玩具Gardener
上頭表現:
花錢買!買!買!出差旅游,到哪里都不忘尋找當地的玩具店,靠著多看、多買漸漸摸著了門道,接著工作的機會,結識了不少玩具設計師,后來他把和設計師的訪談結集出版了《玩偶私囊》,引得無數玩家紛紛入坑。
真香場面:
2006年歡哥開了第一家玩具店,與其說是要做生意,不如說是找個空間放玩具,同好來了也有個坐下來聊聊的地方。當時,哪怕知道一些玩具不好賣,他還是會進一箱貨屯著,真金白銀地支持潮玩設計師。如今這些古早潮玩身價翻倍再翻倍,他又舍不得賣。身處其中的人才知道,光鮮表面背后,有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付出。歡哥廣州的小店iToyz,在潮玩圈里可是打卡圣地!
△歡哥的小店(圖源《玩潮:快樂即正義》)
經典語錄:
“灑金錢換塑料,努力在斗室里組建玩具小宇宙。終極嗜好是攜玩偶出游并留影,以玩偶的眼睛來觀察扁平世界的潮流基因。”
總結:事業不是拼起來的,是“玩”出來的!
玩潮玩時,我們在玩什么?
甜欣將娃娃當成成長中的陪伴;北漂的王驚奇在潮玩中找到久違的歸屬感,還越玩越專業;三十歲的歡哥則從零開始,搭建玩具小宇宙,把喜歡的事情干成了事業。
可見,在潮玩面前——
性別,不重要!
年齡,不重要!
原因,不重要!
所有的理性客觀冷靜統統統統不!重!要!
因為,玩具拿在手里時,心里滿滿是純粹的快樂;了解玩具時,收獲了同好和更多的人與故事;收藏玩具時,也在珍藏我們的經歷與記憶。
沒有復雜的故事,很少瘋狂輸出意義或訊息,玩具反而像一個情感的容器,你開心的時候看它,它就是開心的,煩惱時看它,就是煩惱的。它能盛裝每個人的喜怒哀樂,呼應我們心里那些不知道怎么說出口才不顯得矯情的小情緒。
玩潮玩的時候,我就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它告訴別人,你做過什么,你喜歡什么。最重要的是,你是誰。
正如香港潮玩教父Michael Lau所說:
“能讓你微笑的事,就瘋狂地去追吧!”
《玩潮:快樂即正義》聚焦當下熱度滿滿的潮流玩具,采訪了潮玩圈的鼻祖級藝術家、神秘設計師、網紅玩家、行業巨頭,呈現潮玩人物故事、玩具發展脈絡,以及行業逐步擴張的商業邏輯、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本書將帶你了解關于潮玩的一切,從爆款玩具、網紅玩家、神秘設計師到行業巨頭……全景式呈現潮玩熱潮,走心講述“潮玩er”不為人知的故事。書中更深度解析了潮玩崛起的底層邏輯,帶你一步步get潮玩進擊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跳轉文章《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你不是把女兒賣給我,是我們結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