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至,“神獸歸籠”,孩子們觸網時間激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又引起大家關注。
當前,隨著互聯網與生活的高度融合,網絡已逐漸成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汲取知識、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但由于未成年人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網絡風險的防御能力不足等原因,使未成年人在享受互聯網便捷便利的同時,也面臨信息泄露、篡改、丟失,網絡欺凌、網絡沉迷、危害身心健康等多重風險。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成為社會各界關切的熱點問題。
近年來,國家出臺諸多法律加強了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用法治筑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堅實屏障,為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中央網信辦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治重點中,就專門針對“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強化涉未成年人不良內容治理,凈化兒童智能設備、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專區等重點環節信息內容。
為了讓孩子遠離網上不良信息、避免網絡游戲沉迷、防范網絡安全風險,不少家長也操碎了心。
那么,伴隨新技術發展,網絡上有哪些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新情況?特別是面對頻發的“直播打賞”“按鍵傷人”“網絡開盒”等涉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新問題,我們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又都做了哪些準備和工作?又如何為孩子們撐起網絡安全的“保護傘”?本期的《法在身邊》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嘉賓: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 喬春娥
法在身邊
在今天的節目中,喬法官結合案例,圍繞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分析和講解,為我們帶來既有法律硬度又有人文溫度的建議!以后也歡迎您多多來我們直播間,多給廣大聽眾朋友帶來更多法律常識方面的介紹。
暑期將至,我們在這里也提醒家長:多一份關注,少一份風險。
來源:994榆林新聞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