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日期:2025.6.25,后續游戲版本更新內容可能未包含在文檔內。
一、游戲介紹
1.1 玩法類型
一款融合了《殺戮尖塔》的卡牌構筑以及《陷陣之志》的回合制棋盤戰術的Rogue游戲。玩家在關卡外構筑優化自身的卡牌。再在關卡內利用卡牌實現移動、攻擊或防御抵御敵人進攻。
1.2 基礎規則
局內規則
局內是回合制,玩家控制機甲在一張5×8的棋盤上抵御外星敵人,每回合玩家利用抽到的卡牌在棋盤上進行移動、攻擊。當玩家回合結束時進入敵人行動回合,敵人會從頂部區域不斷往下行動/攻擊,被敵人擊中不會掉血,僅會給玩家的卡牌塞入垃圾、干擾卡。當敵人進入到底下三排時會開始讀條末日值,若玩家沒有及時解決掉敵人,則下一回合玩家末日值增長,當末日值累計到上限時則游戲結束。
解決掉所有敵人則算作勝利,可以獲取相對應的關卡獎勵。
回合制,打牌,防止敵人進入后三排
局外規則
局外一共3個大關,每1個大關由3個小怪關卡、1個商店、1個關底BOSS組成,小怪關卡可以選擇關卡的獎勵和敵人構成。在商店可以購買卡牌和神器(遺物),或是刪除卡牌。通關三個BOSS關卡后則獲得勝利。
每次小怪關卡可以選擇獎勵和敵人
此外,如《殺戮尖塔》一樣,在三個大關中收集增加游戲難度的鑰匙碎片后,可以開啟隱藏“碎星”關卡。
二、游戲亮點
2.1 策略體驗新穎:弱數值、重機制
移除數值帶來的策略體驗
《星之侵略者》移除了攻防血的設計,就像象棋一樣,我們不需要去計算敵方的兵有多少血,我方的炮有多少攻擊。所有的敵人在沒有護盾的情況下都是一槍倒。因此《星之侵略者》的計算維度并非攻防血、斬殺線的數字計算。計算的更多是敵我機制的連攜,在合適的位置用出合適的卡牌。
在合適的位置用合適的牌
同時,因為移除了血量,就完全避免了攻擊不夠帶來的刮痧體驗,玩家操控的角色打誰都是一下,算上護盾頂多需要兩下。這和其他Rogue卡牌游戲也完全不一樣,大部分游戲都是敵人數量較少,但是血量遠多于玩家。而《星之守護者》是敵人都一下倒,但數量遠多于玩家。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策略維度——“連續擊殺”,游戲鼓勵玩家在一回合內造成連續擊殺,連殺可以帶來更高的金錢獎勵。因此在面對數倍多于自己的敵人時,玩家不僅要考慮殲滅敵人,還要考慮如何在一回合內完成更多擊殺數量。
一邊割草一邊享受連擊帶來的獎勵收益,這也是在其他Rogue卡牌游戲中不算常見的體驗。反而是有點像《祖瑪》等三消游戲中連續消除帶來的爽快。
機制連攜后達成“無限”連殺
棋盤帶來的獨特策略維度
保留了《陷陣之志》戰斗的優點,將“移動”作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維度,玩家不僅要靠“移動卡牌”在棋盤上尋找合適的進攻角度,也要利用移動躲避敵人的攻擊。敵人的攻擊打到玩家并不會致命或導致末日值上升,但是會給玩家塞入垃圾卡污染玩家牌庫。
移動卡牌不僅僅可以用來躲避敵人的攻擊,也可以通過讓敵人在棋盤格上發生“位移”來起到殺敵、破局的效果。
例如:
推動敵人使敵人互相碰撞
把敵人移動到敵人火力范圍內借刀
把敵人推到棋盤外
同時,棋盤帶來的另一個策略維度是“空間布局”,玩家需要考慮場上敵我位置分布情況,考慮敵人行動回合后的位置。將陷阱、炸彈、召喚物等物品布置在合適的位置以阻礙敵人向下進攻。有時則需要利用敵人的移動或攻擊,將陷阱丟在敵人的前進路線上,或是利用敵人的攻擊引爆炸彈。起到在自己的回合外擊殺敵人的效果。
2.2 風格化:戰斗風格明顯的角色
游戲共有3個機甲,10個駕駛員,每個駕駛員有獨特的神器與卡池,在戰斗中的風格也完全不一樣。每次使用一個新角色時都有完全不一樣的戰斗風格與體驗。
機甲戰斗風格截然不同
重炮手擅長以兇猛的火力和大范圍的爆炸壓制敵人,主要進攻手段有射擊和炸彈,類似于DNF中的大槍和彈藥專家,在槍械流BD成型后不僅可以看到滿屏連續不斷的子彈,還可以召喚一個小機器人進行協同射擊。更有特殊的神器可以讓子彈具有引爆護盾的效果或是將槍械的攻擊方式從子彈變為激光。
刺針的作戰風格更接近忍者,擅長靈活刺殺以及布置陷阱。位移與攻擊結合的卡牌可以讓其像刺客一樣在戰場上一邊穿梭一邊消滅敵人。一段位移斬到敵人身后一飛標將其帶走十分帥氣且具有操作感。刺針也可以利用飛鏢和手里劍遠程投擲造成擊殺,或是像陷阱師一樣通過布置陷阱、鐵蒺藜在敵人移動路線上在敵人的回合巧取敵方。
守護者則是更像法師與召喚,也是游戲中最特殊的機甲,其通過召喚物與法術進行戰斗,本人則是以操控者的形式寄生在召喚物上,等CD好了扔扔火球術、護盾術等技能。
守護者是游戲中最后解鎖、也是最特殊的機甲,初上手時可能會覺得很難,但精通后會發現其十分強大。如果走召喚路線,不僅可以召喚源源不斷的傀儡熊大軍,還可以召喚鳥、魂火等輔助、召喚龍進行十字吐息。而如果走法術精通路線,最多可以攜帶5個法術,也可以通過使用卡牌、獻祭召喚物等方式降低法術冷卻,達成法術機關槍。
駕駛員各具特色
不僅僅是不同的機甲間戰斗風格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機甲不同的駕駛員也各具特色。每一個機甲的自帶神器(遺物)與基礎卡牌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守護者舉例,同為召喚,第一個駕駛員召喚的是近戰可以位移的熊,而第三個駕駛員召喚的則是可以遠程攻擊的炮臺。
戰斗畫面感、扮演感強
雖然游戲是回合制且沒有浮夸的畫面效果,但在棋盤上移動、擊殺也十分有畫面感與扮演感。操控重炮手能感受到狂轟濫炸一舉殲滅敵軍的爽快。操控刺針腦海里又能浮現刺客靈活穿梭敵人周圍,一步一殺的畫面。操控守護者則能感受到運智鋪謀,策劃全局的執棋人體驗。
2.3 輕量化:允許有失誤空間
失誤的懲罰僅持續單場戰斗
《星之侵略者》中由于沒有“血量”的概念,單局戰斗中受傷僅僅是在當場戰斗中多添加一張干擾牌。并不會因為打錯牌導致掉很多血而影響到后面的運營與戰斗。
只有“末日值”會繼承到后面的對局中,但是末日值的產生條件有限,大部分時候在戰斗中出現一些失誤都是無傷大雅,且不會造成后續影響。
超時空代幣-回溯、重擲機制
游戲創新型的引入了一種特殊資源——“超時空代幣”,這個代幣不僅可以完全重置當前回合,也可以用來刷新關卡、關卡獎勵、商店貨物。
這個設計十分新穎,很少見游戲一款游戲的重ROLL資源可以貫穿游戲局內局外。在局內如果發現打錯了也可以通過回溯來重打,如果出現鬼抽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回溯來重新發牌。局外可以避開不好打的敵人、重新選擇關卡獎勵、刷新商店道具。
也正是這個代幣用途極廣又十分好用,所以其消耗量很大。想要獲得超時空代幣我們需要在局內擊殺一種獎勵型怪物——“天使”。“天使”一般在第二、三回合出現在棋盤的后排,帶有護盾且不會向下移動,同時只存在兩回合就會飛走。因此想要擊殺“天使”拿到獎勵并非易事,有時在敵人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強行去后排切“天使”甚至會讓玩家陷入崩盤的風險。這進一步影響了玩家的決策,是安安穩穩過關還是富貴險中求,當然如果火力足夠猛的情況下,直接擊殺其他全部敵人,天使會自動銷毀,這也鼓勵了玩家在局內快速進行擊殺。
三、部分問題
如果看完上述亮點后已經心動了,這里也將游戲目前部分的問題告訴給各位以便更好的抉擇。
3.1 內容量較少
相比于《殺戮尖塔》和《以撒結合》
雖然游戲共有10個完全不同駕駛員供使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將每個駕駛員都通關天啟模式快的話也只需要30小時的時間。卡牌、神器、敵人種類在30小時的時間內也基本全看一遍。
并且游戲并沒有像《殺戮尖塔》那樣層層遞進的難度曲線與《以撒》那樣龐大的內容量,《星之侵略者》的額外挑戰難度只有3個。因此大部分人70小時以內就能體驗完游戲的全部內容。并無法支撐起《殺戮尖塔》或《以撒》那樣提供上千上萬小時的游戲時長。但這幾十小時以內的游戲體驗絕對是非常棒的。
3.2 平衡性較差
平衡性較差分為駕駛員和卡牌兩部分。
先說駕駛員,《星之侵略者》中駕駛員強度差異巨大,部分駕駛員在挑戰高難關卡時體驗尤其痛苦。終末挑戰下,如果起手卡牌拿不到幾張升級后的強力卡,很經常連第一幕的第一關都無法通過。這種體驗就像《殺戮尖塔》中一層沒攻擊牌遇到小紅被三棍子敲死毫無辦法。但這是第一幕第一關,是完全沒有運營空間的堵門殺。
以優秀前輩《殺戮尖塔》來說,雖然《尖塔》中的角色也存在差距,但即使是第四強的角色,也有人可以挑戰在最高難度下100連勝,在《星之侵略者》中這是做不到的。
第二點則是卡牌強度,部分卡牌過于超模,尤其是特定卡牌搭配特定升級,拿到了可以直接放棄思考進入流口水模式,這些單Key牌的強度甚至強過了流派本身。這導致運營穩定性遠不如《尖塔》,運營流派不如神抽一張Key牌。
雖然有以上兩點問題,但游戲依舊是非常好的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