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鎮雄、威信兩縣普降大暴雨,截至9日14時,威信最大降雨量254.4毫米。暴雨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洪澇災害,道路受損、山體滑坡風險加劇。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昭通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及應急、氣象、消防、武警、公安等多部門迅速響應,全力開展監測預警、搶險救援和隱患排查工作,1.3萬名黨員干部聞“汛”而動,緊急轉移安置群眾7047人,最大程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次強降雨,昭通市共出現特大暴雨1站、大暴雨29站、暴雨39站,持續強降雨導致4個河道站點超過警戒水位、3個超過保證水位,部分區域發生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
氣象部門“早預警+會商研判”,筑牢第一道防線。市氣象臺提前組織會商研判,提前8天預報此輪強降雨過程,開展“遞進式”服務,發布《重要天氣預報》及暴雨預警、雷電預警、雨情通報等氣象信息10條,發布“1262”精細化專題預報17期。昭通市氣象臺副臺長曾清川介紹,昭通市氣象局聯合自規、水利、應急等部門發布山洪和地質災害風險預警,嚴格落實“有人監測、有人預報、有人服務、有人應急”的“四有”工作機制,實現氣象服務全流程覆蓋,為防災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截至9日清晨,共接報威信、鎮雄強降雨警情26起,出動消防員56人次、車輛10輛次,全力以赴開展群眾轉移和險情處置工作。在汛期來臨之前,該支隊已重點強化三方面工作,即聯動響應高效化、救援力量前置化以及裝備保障標準化。市消防救援支隊政治委員周保成表示,支隊與氣象、應急等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確保預警信息能夠直接傳達至一線。市、縣兩級的12支水域救援隊、115名隊員及38艘舟艇24小時處于待命狀態,嚴格執行“1262”響應機制。
武警官兵徒步挺進,打通生命救援通道。災情發生后,武警云南總隊昭通支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出動70人,車輛6輛,攜帶各類專業救援器材緊急趕赴災區參與搶險救援任務。由于道路受損,武警官兵以最快速度徒步抵達災害核心區域。抵達現場后,迅速組織,科學分工,高效協作,分成2個小組,一組緊急疏通道路淤堵段,保障救援物資運輸暢通。另一組對山體滑坡、危房、路基塌陷等隱患點拉網式排查,設置警示標識,嚴防次生災害。官兵采用“分段包干、動態巡查”方式,確保隱患排查無死角。
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凝聚防汛救災紅色力量。面對嚴峻汛情,市委組織部及時下發《關于在防汛救災搶險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迅速投身應急搶險、轉移安置等工作,1.3萬名黨員干部聞“汛”而動,迅速下沉到強降雨區,組織群眾轉移,排查風險隱患。威信縣6000余名黨員干部對14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排險除險,上門開展“敲門”行動2.9萬余次,緊急轉移群眾1071戶3652人,集中避險轉移受災群眾582人。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143支,深入河道堤壩、山塘水庫、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點等關鍵地段、險要位置排險除險,形成地質災害基本情況一覽表,明確風險點位。鎮雄縣262個村(社區)黨組織通過網格化管理,按照“包村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黨員小組長”模式,組建鎮村黨員先鋒隊,對低洼地段、老舊房屋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實時監測雨情水情,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載體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組織群眾提前轉移。
目前,昭通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正深入受災一線,共同構筑起一道堅固的防汛屏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