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消息,7月10日,一場代號“部隊重返太平洋”的大規模軍演即將拉開帷幕。近300架戰機引擎轟鳴,數千名官兵整裝待命,這將是美國空軍歷史上出動機群數量最多的演習之一。
演習的核心細節令人警惕——美軍將重點演練“敏捷戰斗部署”戰術。這意味著,美軍不再滿足于傳統的集中打擊模式,而是要把龐大的戰斗機群拆解為小型戰斗單元,像撒豆子般分散部署到西太平洋偏遠海島和秘密基地。五角大樓毫不避諱其意圖:美空軍參謀長阿爾文直言,該戰術就是為應對“大規模中美沖突”而設計的生存之道,是防備被“一鍋端”的化整為零策略。
五角大樓(資料圖)
支撐這種戰術的,是美軍在后勤補給上的重大轉變。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公開承認,美軍對西太平洋戰略通道的控制力存疑。為此,他們正加緊建設“聯合戰區配送中心”,試圖在第一島鏈附近織就一張由港口、簡易機場組成的補給網。關島更是成為防御核心——17億美金正砸向關島導彈防御系統擴建,計劃在島上16處要害位置整合“愛國者”、“薩德”及陸基宙斯盾,構筑多層反導盾牌。
美國《空軍與太空軍雜志》介紹稱,為了這次大規模演習,五角大樓在預算中專門列出了5.326億美元預算,“按出動的軍機數量計算,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美國空軍演習之一”。報道還提到,近年美國空軍在太平洋方向的大規模演習不斷。美國空軍在2023年5月舉行的“北方邊緣”演習出動了150架戰機;“竹鷹2024”演習在12個地點部署了約150架戰機;2022年的“勇敢之盾”演習是美軍規模最大的演習之一,出動了超過200架飛機。這次“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的確堪稱“規模之最”。
五角大樓(資料圖)
美軍拉起的“盟友大旗”看似聲勢浩大。同步進行的“護身軍刀”演習橫跨6500公里海域,19國參演創下紀錄。但細看便知,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更多是象征性捧場,其太平洋投射能力有限。這種表演意義大于實戰價值的“秀肌肉”,難以掩蓋美軍加速在菲擴建7處軍事設施、重開廢棄基地的戰略焦慮——他們正悄悄打造直面中國的“前沿堡壘”。
中國軍事專家指出,這兩場演習傳遞的信號遠比表面陣容更危險。美軍正在為西太平洋的高強度對抗細化具體作戰方案。從分散部署、后勤保障到基地強化,每個環節都暴露出其企圖將戰術推演轉化為實戰能力的野心。五角大樓已多次預警其西太基地的脆弱性,如今這些演習就是其應對方案的“壓力測試”。
五角大樓(資料圖)
面對美軍步步緊逼的實戰化演練,解放軍需要穿透表象看本質。美軍看似華麗的跨區調動背后,暴露的是其遠海作戰依賴固定補給節點的致命軟肋;所謂“敏捷部署”恰反映出其對基地安全性的深度焦慮。這種矛盾心態,正是我們構建反制體系的突破口。
歷史的警鐘長鳴太平洋。當美軍戰機群掠過關島上空,當演習指令在指揮鏈中傳遞,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沖突的推演每進一步,和平的護欄就松動一分。扎實備戰才能筑牢防線,高度警惕方能守住安寧——任何試圖動搖區域穩定的軍事冒險,終將證明是誤判形勢的危險賭注。西太的和平之錨,永遠深系于捍衛家園的堅定意志與扎實準備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