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2025年7月3日,莫斯科與喀布爾之間的外交通道傳來震動國際社會的消息:俄羅斯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這不僅是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權后首個大國作出的承認決定,更是俄羅斯在中亞地緣棋局中落下的一枚關鍵棋子。
消息來得并非毫無征兆。當日,阿富汗臨時政府外交部率先發布聲明,透露俄駐阿大使日爾諾夫已向代理外長穆塔基正式通報決定。隨后俄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卡布洛夫向俄新社確認了這一重大外交動作。
僅僅四天后,紐約聯合國總部上演了更具戲劇性的一幕。7月7日,聯大以116票贊成、12票棄權、2票反對通過阿富汗局勢決議。中國、俄羅斯、印度、伊朗等重要國家集體投下棄權票,而站在對立面的僅有美國和以色列。值得玩味的是——剛剛承認阿臨時政府的俄羅斯,與中國同步選擇了“不反對但也不支持”的微妙立場。
聯合國(資料圖)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投票前的發言,道出了這枚棄權票背后的千鈞重量。
“當前阿富汗近230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但2025年所需資金僅到位15.7%。”耿爽的發言直指國際援助體系的失靈。他特別強調傳統捐助方、尤其是“對阿富汗現狀負有歷史責任的國家”應承擔義務。這番話雖未點名,但矛頭清晰指向主導阿富汗戰爭二十年卻凍結其央行數十億美元資產的美國。
在阿富汗臨時政府執政近四年之際,耿爽提出了一個更深刻的命題:國際社會該如何與這個飽經戰亂的國家相處?決議草案雖關注婦女權益問題,卻未能充分體現阿富汗重建的核心需求——發展權與金融主權。
“有關國家應立即取消對阿富汗非法單邊制裁,無條件解凍并歸還阿富汗海外資產,為阿富汗重建金融體系創造條件。”耿爽的措辭罕見直白,對西方封鎖政策的批評躍然紙上。
俄羅斯(資料圖)
當俄羅斯用承認政權開辟新路時,中國選擇用務實合作鋪設路基。中阿“松子空中走廊”每年為阿富汗民眾創收數千萬美元的現實成果,中國紡織廠為阿富汗婦女提供的就業機會,以及數百名阿富汗女學生赴華留學的教育通道——這些才是中國主張的具象表達。在制裁與施壓之外,存在另一條通往穩定的道路:用發展解決安全困境,以經濟融合消解恐怖土壤。
俄羅斯的承認絕非孤立行動。今年4月,俄方已將阿富汗駐俄外交機構提升至大使級;投票前一日,俄副外長魯登科正式接受了阿富汗新大使的國書副本。這種遞進式的外交布局,為中亞國家接納阿富汗政權打開了可能性空間。
然而中俄路徑的差異同樣耐人尋味。當俄羅斯以“承認”打破外交堅冰時,中國更關注系統性解決方案:通過阿富汗鄰國外長會、中俄巴伊四國機制等多邊框架,構建區域國家共同參與的治理網絡。耿爽在發言中特意贊賞德國作為協調員的努力,暗示多邊協商才是解局正道。
聯大投票結果揭曉時,116張贊成票背后站著大多數西方國家。然而那12張棄權票承載著更沉重的現實考量——阿富汗需要的不僅是道義聲援,更是解凍的資產、暢通的貿易通道和實實在在的發展機會。
聯合國(資料圖)
阿富汗的未來不應在聯合國表決廳里決定,而應在喀布爾的工廠車間、赫拉特的農田與興都庫什山下的教室中生長。當俄羅斯的承認撬開外交鐵幕,中國的務實合作方案或許指明了更可持續的前路:唯有讓阿富汗人民真正掌握發展自主權,婦女權益的保障才不是空中樓閣,恐怖主義的根除才有堅實根基。
這場跨越莫斯科、紐約與喀布爾的外交三重奏仍在繼續演奏。下一個樂章,或許就藏在阿富汗農民采摘的松子變成外匯收入的笑容里,藏在女工紡織機梭動的節奏中——這些日常生活的重建,才是對戰爭和沖突最有力的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