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交通運輸行業正迎來智能化、全球化的深度變革——從高鐵網絡的縱橫延伸到城市智慧交通的精準調度,從跨境物流的高效協同到國際交通標準的深度融合,行業對既懂中國國情、又通國際規則,兼具技術實力與全球視野的拔尖人才需求愈發迫切。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交通大學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聯合打造的交通運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為渴望投身這一領域的學子鋪就了一條國際化成長之路。
作為北京地區首個獲教育部批準的“交通運輸”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這個專業的“出身”就自帶光環。北京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專業是學校的王牌,該專業上屬的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在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一,實力穩居全球頂尖。
而合作方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更是有“歐洲麻省理工”之稱,2024-2025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第49位,其土木工程、建筑學等學科在QS排名中常年穩居世界前三,兩校的強強聯合,從一開始就為項目注入了世界級的學術基因。每年,這個項目面向全國統一招收60名學生,納入國家招生計劃,讓更多學子有機會共享這份優質教育資源。
項目的培養目標,始終緊扣行業對人才的核心要求。在這里,學生不僅能打下扎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更能在學習中錘煉主動學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無論是交通運輸領域的規劃設計、運營管理,還是國際標準的解讀與應用,學生都能通過系統培養具備出色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項目特別注重為學生的國際化深造鋪路,讓他們在未來的全球學術舞臺上更具競爭力。
這個項目的“國際化”還體現在師資方面。其依托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核心專業課程由中荷雙方教師聯合授課,全程采用全英文教學環境,而且超過三分之一的課程由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資深教師直接執教。他們帶來的不僅是前沿知識,更有國際學界的思維方式。
此外,在畢業設計階段,中外雙導師聯合指導的機制,讓學生能同時接觸中西方科研思路,早早培養學術視野。對于擔心全英文教學適應難的學生,項目也貼心設計了過渡方案:前兩年的全英文專業課都配有中方合作教師跟蹤輔導,從語言到知識難點全程護航,幫助學生循序漸進適應國際化學習節奏。
課程體系更是精準對接行業需求,構建了“基礎能力—專業素養—工程實踐”的完整培養鏈。從工程基礎的力學、電路,到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實踐,再到交通運輸經濟學、軌道交通導論等核心專業課程,甚至還有Python在交通分析中的應用、綜合交通大數據分析等前沿內容,跨學科的設置讓學生既能筑牢數理基礎,又能掌握智能時代的關鍵技術。而高鐵縱橫、交通運輸綜合實驗等通識與實踐課程,更讓理論學習與行業實際緊密相連,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觸摸到行業的脈搏。
在學習安排上,4年的學制里,學生主要在北京交通大學完成學業,到了第四年,還能獲得前往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寶貴機會——可以選擇2周的訪學深入體驗海外學術氛圍,也能申請3個月的深度科研訪學,近距離參與國際前沿項目。完成所有課程和畢業設計后,學生將收獲北京交通大學的工學學士學位、畢業證書,以及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學習經歷證明,這份“雙認證”無疑是未來升學或就業的有力背書。
關于大家關心的費用,國內學習階段每年學費為8萬元,住宿費根據條件不同在750-1200元之間。前往荷蘭的暑期游學及兩周訪學階段,荷方不額外收取學費,住宿費需自理,清晰透明的費用結構讓家庭能更合理地規劃投入。
近四年來,該專業畢業生共233人,畢業去向落實率達100%,其中78%選擇深造——境內保研或考研的學生進入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頂尖學府,境外深造的學子則走進了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名校.....就業的學生則分布在鐵路、地鐵、物流、航空等多個領域,既有交通運輸部直屬單位、中國鐵路各局集團等穩定平臺,也有小米等新興科技企業,實現了從學術深造到行業實踐的多元發展。
對于渴望在交通運輸領域深耕的學子來說,這個項目一頭連著中國交通的深厚實踐土壤,一頭通向全球交通的前沿舞臺。在這里,既能扎根專業夯實基礎,又能借助國際化平臺拓寬邊界,恰好契合了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期待。所以,趕緊選擇北京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