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微笑哥。
一大早醒了,發現 Manus 已經變成了一家新加坡公司,并且在國內開啟了大裁員。
中國區本來的員工數量是120人,裁員 80 人,剩下的 40 名骨干全部搬入到新加坡公司。
其余員工都將會進行裁員優化,給予 N+3 或者 2N 的賠償。
Manus 今年開春的時候,引爆了整個 AI 世界,曾經還被成為中國 DeepSeek 第二。
后來又引發了一一系列的爭議,但最終資本市場還是很看好,在今年完成了7500萬美元融資,估值達到了5億美元。
那么為什么 Manus 要搬入新加坡呢?
大概就這幾個原因吧:
1、法律法規要求。
Manus 因為底層使用技術的原因吧,定位一開始就不是面向中國的產品,底層使用的大模型技術,法律上不能在中國使用。
宣傳也是在 X、Yutube 等平臺開始的,只是火爆了之后才被傳入到國內,但產品面向的是海外。
2、芯片限制。
受美國對華AI芯片禁售影響(如英偉達H20、L20等型號被禁),如果 Manus 是一家中國公司,無法穩定獲取先進算力芯片,導致其AI智能體的迭代升級嚴重滯后。
研發負責人在內部會議中坦言,芯片短缺直接拖慢了產品研發進。
3、投資方的要求。
2025年5月,Manus完成7500萬美元B輪融資,由硅谷頂級風投Benchmark領投(估值5億美元)。
但受拜登政府2024年簽署的《對外投資安全計劃》限制,美國資本對中國AI、半導體等敏感領域的投資需接受嚴格審查甚至被禁
Benchmark等資方明確要求Manus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以剝離“中國實體”身份,確保融資合規性,并避免未來融資受阻。
總結一句話:Manus 不是在搬家公司,而是在搬戰略重心。
他們搬去新加坡,不只是換辦公地址,更是在為全球化、融資、合規、人才與未來布局開辟一塊更安全、自由、低摩擦的跳板。
說實話。
從個人感受角度來講不是那好,畢竟一家優秀的中國 AI 企業變成別的國家了,但客觀上能夠理解。
畢竟企業要往前發展,盈利、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
PS:
我整理了一份《利用 AI 搞錢的 100 種案例庫》,足足 69 頁幾萬字,內含 100 AI 賺錢小項目。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加我微信,回復:100,每天前 100 名免費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