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對此,文登區人民醫院專家表示,三伏天天氣炎熱,警惕腦卒中“偷襲”。
發現有人中風,及時送醫
近日,一位77歲的老人吃完午飯,準備到院子里乘涼。不料,他剛站起來就身子一歪,向一邊倒下。老伴慌忙呼喚,老人卻只能張嘴,說不出話。老伴趕緊聯系子女,女兒很快趕到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10分鐘后,老人被送到文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師陶金接診后,發現患者右側肢體無法活動,初步診斷為急性腦血管病,腦梗死可能性大。于是立即開啟綠色通道,急行顱腦CT和血液檢查,同時通知神經內科副主任張鈺焓前來會診。15分鐘后,檢查結果出爐。張鈺焓評估老人為急性腦梗死,發病70分鐘,若不及時治療,有致殘甚至生命危險!應立即進行靜脈溶栓。同時安排磁共振檢查,評估大血管情況,決定溶栓后是否需要動脈取栓手術治療。
張鈺焓向家屬說明了情況,患者女兒了解詳情后,簽署了靜脈溶栓同意書:“大夫,這些我不懂,但我相信你們!” 靜脈溶栓后10分鐘,老人忽然叫出了女兒的名字,并能根據醫生的指令抬起右側上下肢。“太好了!”家屬非常高興。張鈺焓卻不敢有絲毫懈怠:“病情雖然緩解,但還需要磁共振檢查,評估大血管情況,防止病情再次反復甚至加重。”在醫務人員陪同下,磁共振檢查順利完成,所幸大血管無嚴重狹窄,無需進一步介入治療。隨后,老人被推入卒中病房,醫務人員叮囑家屬24小時陪護。
醫生在診療。
一夜過去,老人病情平穩。但第二天7時20分,他再次出現右側肢體無力、無法抬離床面的癥狀。張鈺焓立即安排CT檢查,確定無腦出血后,為其注射了靜脈溶栓加強針。半小時后,右側肢體恢復正常。后續3天,老人病情穩定,可自主行走,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目前,老人已恢復正常,順利出院。“這幾天,我真正感受到了健康的珍貴,非常感謝醫生和護士的全力救治和守護。”
卒中高發期,需密切防范
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當氣溫高于32℃時,腦卒中發生風險就會顯著升高,并且危險性隨氣溫上升而加劇。炎熱天氣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最好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5—28℃,并定時通風換氣。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腦卒中俗稱“中風”,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經濟負擔高的“五高”特點,且近年來在我國有年輕化趨勢。其急性期病情變化快,尤其是剛發病時,時間就是腦細胞,若發現家人出現口眼歪斜、言語不清、一側肢體無力等癥狀,一定要立即撥打120。
預防腦卒中,要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健康四大基石為重點,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房顫、吸煙、酒精攝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心理因素等都是可干預的危險因素,積極控制這些因素,能有效降低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孫佳琳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