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應用于臨床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了,很多有男性功能障礙的朋友,也都在服用這個神奇的“藍色小藥丸”,但對于這個藥物,它的作用似乎并不僅僅只是對抗男性ED問題,目前西地那非在降低肺動脈高壓,改善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帶來的下尿路癥狀方面,也都已經被廣泛使用。
近年來,還有相關研究發現,西地那非在這些常用臨床應用之外,在降低老年癡呆風險,降低全因死亡率風險等方面,也都顯示出了一定的潛在獲益作用,當然這些獲益是否真的源自于藥物,以及其中的生理機制,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與確認。近日,西湖大學研究團隊在權威學術期刊 Nature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發現,身為PDE5抑制劑老大哥的西地那非,在抗擊癌癥細胞方面,或許也是“一把好手”。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結合這項新研究的具體內容,為大家介紹下這個藍色小藥丸在抗癌方面的巨大潛力。
在介紹西地那非的抗癌作用之前,我們先來介紹在免疫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種細胞——樹突狀細胞。
在癌癥免疫學治療的過程中,樹突狀細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免疫反應調節器,雖然它們本身不是免疫細胞,但這種特殊的細胞能夠將腫瘤抗原從混亂的微環境中,輸送到有組織的腫瘤引流淋巴結中,從而進一步啟動身體的抗癌免疫反應,激活T細胞識別和攻擊癌細胞,起到重要的抗擊癌細胞作用。
簡單來說,樹突狀細胞通過吞噬、加工和運送抗原,把癌細胞的特征告訴輔助T細胞,接受到指令的輔助T細胞,則會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這種T細胞會認出癌細胞并將其進行“毒殺”,輔助T細胞還會激活NK細胞,這種細胞會也會制劑攻擊癌細胞。
但癌細胞也并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束手就擒,在癌癥進展的過程中,腫瘤細胞會破壞樹突狀細胞的運送能力,從而破壞身體的免疫防御系統,而此次發表的新研究,就是從如何恢復增強樹突狀細胞的運動能力為靶點,開辟了新的癌癥免疫治療途徑。
研究人員首先分析了30多例罹患胰腺癌、乳腺癌和結腸癌的晚期癌癥患者的淋巴結,發現這些患者淋巴結內負責傳輸抗原的樹突狀細胞數量出現了顯著的降低,只有早期癌癥患者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左右,這些樹突狀細胞攜帶的腫瘤抗原數量更少,激活T細胞的能力就更弱了。
研究者通過高效的篩選試驗發現,晚期腫瘤會破壞樹突狀細胞內的環磷酸鳥苷(cGMP)的合成,通過破壞和減少這種活性物質,導致了樹突狀細胞運動能力的大幅下降,使其無法指揮調動T細胞來發揮抗癌作用。正是通過這個機制,癌癥細胞“狡猾”地切斷了腫瘤細胞與免疫系統之間的通信線路,降低了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反應。
說到cGMP這種物質,我們的西地那非等PDE5抑制劑類藥物的作用底物。西地那非等PDE5抑制劑,正是通過專屬性的抑制局部血管中cGMP的降解,提升這種血管活性物質的水平,從而達到提升局部血流供應,改善ED的藥理作用,而西地那非等藥物,是否能夠保護樹突狀細胞中的cGMP水平呢?這項研究中給出了讓人振奮的結果。
研究人員證明,西地那非能夠有效恢復和提升樹突狀細胞中的cGMP水平,而這種水平的恢復,重新激活了樹突狀細胞的遷移能力,使其能夠將更多的抗原輸送到引流淋巴結。更重要的是,這種樹突狀細胞的遷移,重新激活了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即使是在晚期癌癥患者中,這種作用也提升了機體的免疫監視,增強了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
研究者還通過動物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小鼠實驗中,西地那非通過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有效增強了樹突狀細胞的運送遷移能力,通過運輸能多的癌細胞抗原,提升了T細胞的增殖和激活,從而起到了更強的抗腫瘤作用。小鼠實驗結果顯示,通過使用傳統的免疫療法藥物PD-1抑制劑類藥物,聯合西地那非進行抗腫瘤治療,80%的實驗小鼠的腫瘤晚期消失,實現了“治愈”!也就是說,對于抗擊癌癥來說,通過使用相關的藥物,激活樹突狀細胞的遷移能力,對于輔助對抗癌細胞,可能是一種新型的潛在抗癌策略。
在實驗模型中,通過 PDE5 抑制恢復樹突狀細胞的間質運動不僅導致 T 細胞啟動的增強,還加強了對腫瘤的持續免疫控制。這些結果表明,旨在維持或挽救樹突狀細胞遷移能力的治療策略可能會延長免疫療法的療效窗口,甚至可能抵消腫瘤進展,即使在晚期也是如此。此外,西地那非作為一種臨床上安全應用多年的藥物,其臨床安全性的相關數據,可能會加速其臨床轉化的過程。
當然,目前的研究還是處于臨床前階段,想要真正的確認西地那非的抗癌作用,還需要更深入帶來了解腫瘤細胞微環境是如何破壞樹突狀細胞的出GPM合成的,從中我們或許還可以找到其他的治療靶點。
分享這項研究,并不是讓癌癥患者都去吃西地那非,目前該藥物用于抗癌,人類使用需要多大劑量,要使用多長時間,具體療效如何,是否能夠起到明確有效的作用和安全性,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應用于臨床的探索研究。但無論如何,該研究揭示了恢復樹突狀細胞運動能力在抗癌過程作用的重要作用,為抗癌免疫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途徑,希望這項突破性研究能夠盡快應用于實際臨床,為持久的癌癥控制和改善患者預后帶來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Tang, H., Wei, Z., Zheng, B.et al.Rescuing dendritic cell interstitial motility sustains antitumour immunity.Nature(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