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5中國材料大會
在廈門舉行
頒獎儀式現場
授予益陽籍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
首屆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新材料大獎
——終身成就獎
黃伯云,1945年11月出生于益陽南縣,粉末冶金專家,主要從事粉末冶金理論、技術與材料,無機非金屬復合材料及有色金屬材料研究。1986年畢業于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
1986年—2003年,黃伯云帶領團隊日夜拼搏,終于打破了國外對“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的封鎖,該技術在2004年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此外,其主持研究的"高技能粉末冶金飛機剎車材料制造"項目獲1997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蘇27飛機KT156機輪國放ZFS27剎車盤"項目獲1997年中國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圖-154M飛機國產粉末冶金剎車副(盤)研究與開發"項目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等。1999年獲湖南"光召科技獎",2005年被評為CCTV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200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著有《鈦鋁基金屬間化合物》;主編有《粉末冶金標準手冊》;撰有《鈦鋁合金的抗氧化研究》等論文100多篇。
頒獎辭
他用二十年的堅守,打破了國外對航空制動材料的技術壟斷;他用自主創新的精神,讓中國飛機裝上了"中國制造"的剎車盤。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帶領團隊攻克了碳/碳復合材料制備的世界性難題,改寫了中國民航飛機必須依賴進口剎車盤才能落地的歷史。
現場,黃伯云院士發表了獲獎感言,他說“我深深感謝中 國材料研究學會對我的鼓勵!”“中國的知識分子只有扎根祖國大地才能茁壯成長。”“我還要繼續努力,支撐國家大飛機的發展?!?/p>
中國材料大會從1986年首屆的300人,歷經25屆,已經發展成為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3萬人國家級學術品牌大會,已成為國內外新材料領域學術水平最高、涉及領域最廣、前沿動態最新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推進面向全球新材料發展的中國學術高地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作為我國新材料領域的國家一級學會,設立新材料大獎——終身成就獎,旨在弘揚科學家精神,踐行使命擔當,鼓勵材料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攜手并進,攻堅克難,為早日實現“材料強國”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
? 推薦閱讀
來 源 :益陽廣電綜合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南縣人民政府
編輯 :陳曉林
一審:陳曉林
二審:袁少波
三審:李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